作為變革動因的印刷機

作為變革動因的印刷機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北京大學齣版社
作者:[美] 伊麗莎白·愛森斯坦
出品人:
頁數:720
译者:何道寬
出版時間:2010-9
價格:85.00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301168622
叢書系列:媒介環境學譯叢
圖書標籤:
  • 傳播學
  • 社會學
  • 曆史
  • 傳播史
  • 社會史
  • 文化
  • 新聞學
  • 圖書史
  • 印刷機
  • 變革
  • 技術發展
  • 工業革命
  • 文化傳播
  • 社會變遷
  • 信息傳播
  • 曆史進程
  • 創新動力
  • 科技與社會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本書分兩捲、共三部分。第一部分的重點是西歐從手抄書文化嚮印刷文化的過渡,嘗試勾勒這一次傳播革命的主要特徵。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論述這次傳播革命和其他社會發展的關係,這些變革通常被認為與其相關的中世紀到近代的過渡聯係在一起。

著者簡介

Elizabeth Lewisohn Eisenstein is an American historian of the French Revolution and early 19th century France. She is well-known for her work on the history of early printing, writing on the transition in media between the era of 'manuscript culture' and that of 'print culture', as well as the role of the printing press in effecting broad cultural change in Western civilization.

Eisenstein's best-known work is The Printing Press as an Agent of Change, a two-volume, 750-page exploration of the effects of movable type printing on the literate elite of post-Gutenberg Western Europe. In this work she focuses on the printing press's functions of dissemination, standardization, and preservation and the way these functions aided the progress of the Protestant Reformation, the Renaissance, and the Scientific Revolution. Eisenstein's work brought historical method, rigor, and clarity to earlier ideas of Marshall McLuhan and others, about the general social effects of such media transitions.

This work provoked debate in the academic community from the moment it was published and is still inspiring conversation and new research today. Her work also influenced later thinking about the subsequent development of digital media. Her work on the transition from manuscript to print influenced thought about new transitions of print text to digital formats, including multimedia and new ideas about the definition of text.

圖書目錄

譯序
前言
第一部分 初說難以準確界定的變革
第一章 尚未被公認的革命
第二章 對初始的轉變進行界定;印刷文化的部分特徵
2.1 細看印刷術的傳播:産量的增加和付印書籍的變化
2.2 考慮標準化的一些效應
2.3 文本重組和文獻索引産生的效應:資料的整理、編訂和分類
2.4 采集資料的新程序:從錯訛的抄本到改進的機印本
2.5 印刷術的保存威力:固化功能和纍積性變化
2.6 放大與強化:刻闆定型和社會語言分割現象的持久影響
2.7 從聆聽型公眾到閱讀型公眾:社會變化和心理變化的不平衡發展
2.8 文壇與機印書貿易
第二部分 古典傳統與基督教傳統的重新定嚮;文藝復興與宗教改革的再評價
第三章 古典復興的重新定嚮:文藝復興的兩個階段
3.1 本章概說
3.2 短暫的復興與恒久的復興
3.3 嚮近代意識形式的轉變
3.4 破解奧秘:遠古崇拜和“復興”理念的變化
第四章 《聖經》傳統的重構:為宗教改革重新布置舞颱
4.1 本章概說
4.2 中世紀教會的結束:正統基督教的轉變
4.3 福音書真理的重構:拉丁文《聖經》的印行
4.4 為宗教改革重新布置舞颱
4.5 新教倫理與新興資本主義精神的關係
4.6 從南歐的天主教到北歐的新教:啓濛思想的溫床
4.7 新型書本宗教麵麵觀
第三部分 自然之書的轉化
第五章 緒論;斷代問題
5.1 概論:“偉大的自然之書”與“渺小的人為之書”
5.2 斷代問題再思考:
(1) 布爾剋哈特派對陣中世紀派
(2) 中世紀科學之不足:關於新方法論的建議
(3) 錯訛文獻的復製:文化滯後的幻覺
第六章 技術性文獻的印刷齣版:科學著述與研究的新趨勢
6.1 縮小民眾與學者的差距
6.2 宣傳科學:新的職業生涯嚮各種纔俊之士開放
6.3 蓋侖醫學的復活與超越:為“新解剖學”搭建舞颱
第七章 為哥白尼革命重新搭颱
第八章 科學著述的贊助與審查
8.1 本章概說
8.2 分道揚鑣的新教齣版政策與天主教齣版政策
8.3 堵塞思想試驗,提倡創造行為
8.4 為伽利略的審判重新搭颱
結束語: 《聖經》與自然的轉化
最後的話
注釋
文獻
索引
譯後記
譯者簡介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作为变革动力的印刷机——早期近代欧洲的传播与文化变革》不仅深刻挖掘了自古登堡发明金属活字印刷术以后,近代欧洲的文化发展和变革,更是爱森斯坦对自己学术观念的表达。爱森斯坦主张印刷机是导致变革产生最为根本的动因,但是在书中具体的论述过程中,其恰恰证明了...  

評分

印刷机改变了世界,虽然它不是改变世界的唯一动力。 以地图为例,在印刷术出现之前,很难绘制准确的地图。为了绘制地图,需要汇集大量的测绘信息。由于不能印刷,这些图案在不断的重绘过程中早就走了样,难以反映真实的地理信息。 因为有了印刷术,才能让文章准确复制并传播...

評分

《作为变革动力的印刷机——早期近代欧洲的传播与文化变革》不仅深刻挖掘了自古登堡发明金属活字印刷术以后,近代欧洲的文化发展和变革,更是爱森斯坦对自己学术观念的表达。爱森斯坦主张印刷机是导致变革产生最为根本的动因,但是在书中具体的论述过程中,其恰恰证明了...  

評分

印刷机改变了世界,虽然它不是改变世界的唯一动力。 以地图为例,在印刷术出现之前,很难绘制准确的地图。为了绘制地图,需要汇集大量的测绘信息。由于不能印刷,这些图案在不断的重绘过程中早就走了样,难以反映真实的地理信息。 因为有了印刷术,才能让文章准确复制并传播...

評分

印刷机改变了世界,虽然它不是改变世界的唯一动力。 以地图为例,在印刷术出现之前,很难绘制准确的地图。为了绘制地图,需要汇集大量的测绘信息。由于不能印刷,这些图案在不断的重绘过程中早就走了样,难以反映真实的地理信息。 因为有了印刷术,才能让文章准确复制并传播...

用戶評價

评分

史料極為詳實,而已。。。作者寫瞭十四年,收集瞭資料,沒有功勞有苦勞。恩。

评分

應該是2010年新聞傳播學領域最重要的譯作。 很少當書托,但是此書乃書籍史和傳播史領域的一流經典之作。英文版我看過引過推薦過。在此隆重地、真誠地推薦。

评分

十年磨一劍

评分

應該是2010年新聞傳播學領域最重要的譯作。 很少當書托,但是此書乃書籍史和傳播史領域的一流經典之作。英文版我看過引過推薦過。在此隆重地、真誠地推薦。

评分

細密復雜 一邊嗑曆史一邊讀痛苦瞭整整3周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