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後濱,1966年齣生,江西吉水人。中國人民大學歷史學院副院長兼歷史係主任、中國古代史專業教授、博士生導師。畢業於北京大學歷史係,曾訪學於美國哈佛燕京學社、亞利桑那州立大學歷史係等。講授中國古代史、中國古代政治製度史、隋唐五代史、唐詩與唐史等課程,代錶作有《唐代中書門下體製研究》、《大唐開國》、《盛唐政治製度研究》(閤著)等.2004年人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纔支持計劃”,2009年獲北京市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獎,2010年人選北京市社科理論人纔“百人工程”。
李曉菊,1960年齣生,遼寧瀋陽人。中國人民大學歷史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講授中國歷史文選、中國歷史文獻學、歷史文獻學概論、版本目錄學研究等課程。
《資治通鑒》是中國傳統史學極具代錶性的名著,是各界人士瞭解中國傳統文化、吸取曆史智慧的重要津梁。鬍三省說:“為人君而不知《通鑒》,則欲治而不知自治之源,惡亂而不知防亂之術,為人臣而不知《通鑒》,則上無以事君,下無以治民,為人子而不知《通鑒》,則 謀身必至於辱先,作事不足以垂後,乃如用兵行師,創法立製,而不知跡古人之所以得,鑒古人之所以失,則求勝而敗,圖利而害,此必然者也。”
《〈資治通鑒〉二十講》以中國古代治國理政的重大主題為主綫,以單元統攝選文,選編《資治通鑒》對若乾重大史事的敘述,加以詳備的注釋和解說,在彰顯司馬光大傢手筆的同時,注重曆史知識的普及和政治智慧的發掘。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隻看瞭白話的部分。。文言文神馬的太頭疼瞭????
评分以前讀史,側重於秦漢魏晉南北朝,精力有限,隋唐及以下幾無涉獵。這次讀晚唐和五代的有關部分,興趣盎然,對馮道和唐昭宗特彆感興趣,前者如果不受製於後代特定史觀的限製,相信對馮道其人和他所做的事,會有自己的評價。關於唐昭宗,讀齣深深的無力感,縱然君主想有所作為,但國傢積弊已非一日,宦官、士大夫、藩鎮各有自己的勢力和利益訴求,如何平衡把握並有效控製,對君主是極大的挑戰。形勢急轉直下,君主的有心無力和委屈受辱詳細的撕破臉給你看,深覺其不易,深感末世欲有所作為君主的悲哀和羞辱。同時,讀東漢時期關於黨錮之禍的節選,如同進入瞭那個時代,身臨其境,曆史人物生動形象,躍然紙上。士人的齣與處,引人深思,誰真正把握住瞭時代的脈搏?誰是沽名釣譽之徒?誰又是真正的賢者呢?
评分2012年前後翻過一遍。談馮道那篇值得注意。
评分2012年前後翻過一遍。談馮道那篇值得注意。
评分選文而已。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