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吉撰台湾文献丛刊序跋选录

百吉撰台湾文献丛刊序跋选录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厦门大学出版社
作者:夏德仪
出品人:
页数:160
译者:
出版时间:2010-7
价格:20.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61535691
丛书系列:厦门大学国学研究院资助出版丛书
图书标签:
  • 明清史
  • 清代
  • 明代
  • 文献学
  • 目录学
  • 工具书
  • 台湾史
  • 台湾文献
  • 台湾历史
  • 百吉
  • 文献选录
  • 序跋
  • 文化研究
  • 台湾文化
  • 学术著作
  • 历史研究
  • 丛刊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百吉撰台湾文献丛刊序跋选录》内容简介:关于台湾历史文化的研究,现在差不多变成了一种“显学”。“显学”的出现,自然是一件很值得庆贺的事情,但是也正因为它成为一种“显学”,势必要吸引太多的兴趣者前来参与。转眼之间,研究台湾历史与文化的学者们,处处多有,层出不穷。

文献史料,是从事台湾历史与文化研究的基础。但是当今众多的台湾历史文化研究者,似乎对于这一研究基础的建构并无太大的兴趣。大家忙于发表高论,至于文献资料的使用,尽可以抄来抄去,省事得很。

如此建构的“显学”,应验了中国人的两句老话:“人多力量大”、“众人拾柴火焰高”。这里面,固然有一些很有学术创建性的发见,但是更多的是“你说我也说”、“你抄我也抄”。

如此说过来抄过去,不能不抄出许多的“学术垃圾”。因此,研究台湾历史文化虽然是一种“显学”,但是很快也成了堆积“学术垃圾”较多的一个场所。

大概是我住的地方距台湾较近的缘故,我素来对于那些肯于踏踏实实地从事台湾历史文化研究的基础性工作的学者怀有敬意。我以为,从事台湾历史文化的文献史料整理工作,必须具备两个方面的学术修养。即既要有明清史的学术修养,同时又要有台湾地方史的学术修养,二者缺一不可。因为台湾地方史的史料,散见于浩如烟海的明清史料之中,缺乏明清史料学的修养,无从查找;而缺乏台湾地方史的修养,即使是十分精通于明清两代的史料,也往往会对其中所包含的区域史史料视而不见。

作者简介

目录信息

序/陈支平自 序一 明季荷兰人侵据彭湖残档弁言二 南明史料弁言三 野史无文后记四 明季三朝野史弁言五 思文大纪弁言六 东山国语弁言七 徐闇公年谱后记八 黄漳浦文选弁言九 郑氏史料初编弁言十 郑氏史料续编弁言十一 郑氏史料三编弁言十二 郑成功传弁言十三 从征实录弁言十四 靖海纪事后记十五 海上见闻录弁言十六 靖海志后记十七 台案汇录甲集弁言十八 台案汇录乙集弁言十九 台案汇录丙集弁言二十 台案汇录丁集弁言二十一 台案汇录戊集弁言二十二 台案汇录己集弁言二十三 台案汇录庚集弁言二十四 台案汇录庚集后记二十五 台案汇录辛集弁言二十六 福建省例弁言二十七 台湾番事物产与商务弁言二十八 台湾兵备手抄弁言二十九 同治甲戌日兵侵台始末弁言三十 甲戌公赎抄存弁言三十一 巡台退思录弁言三十二 清代台湾职官印录弁言三十三 割台三记弁言三十四 哀台湾笺释弁言三十五 台战演义弁言三十六 台湾志略弁言三十七 番社采风图考弁言三十八 天妃显圣录后记三十九 彰化节孝册弁言四十 台湾游记弁言附录一 百吉参与台湾文献丛刊编纂工作一览表附录二 跋百吉参与台湾文献丛刊编纂一览表附录三 再跋一览表附录四 徐泓:夏德仪先生行谊附录五 傅月庵:我的太师父百吉老人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