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先生是现当代作家。江苏高邮人。曾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顾问、北京剧协理事,在海内外出版专著全集三十余部,代表作有小说《受戒》、《大淖记事》、散文集《蒲桥集》、京剧剧本《范进中举》等。作品被译成多种文字介绍到国外。 本书为《汪曾祺代表作系列》之《故乡的食物》分册,书中收录了《草木虫鱼鸟兽》、《滇游新记》等短篇作品。
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1939年考入西南联合大学中文系,从杨振声、闻一多、朱自清诸先生学习,是沈从文先生的入室弟子。曾任中学国文教员、历史博物馆职员。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在北京市文联、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工作,编过《北京文艺》、《说说唱唱》、《民间文学》等刊物。1958年被错划为右派。1962年底调至北京京剧团(院)任编剧。曾任北京剧协理事、中国作协理事、中国作协顾问等。
曾在海内外出版过小说集、散文集三十余部;《汪曾祺全集》于1998年出版。代表作品有小说《受戒》、《大淖记事》等。
这本书不需要说什么,读一页就需要找点吃的就已经很说明问题了。 不能深夜阅读,不能饿的时候读,不能异国他乡想家的时候读。 最好是在吃了一顿饱饱的中餐,喝了奶茶,吃了蛋糕和冰淇淋,在阳光的午后美美地读上一段…… 但是还是会饿! 汪老真的热爱生活,字里行间都是对整个...
评分汪老先生好像当今的食神蔡澜啊,又比蔡澜多了几分地气。汪老先生的正经著作我没看过,但写吃的文章真是读了很多篇,入选过教材和指定读物的《故乡的鸭蛋》,《黄油烙饼》和《五味》,每一个都让人看的口舌生津,尤其是黄油烙饼,十年了,村领导中午吃的三顿饭我还记得:羊肉口...
评分而且这本书虽然叫做“故乡的食物” 其实只有前几章是讲食物的 食物部分几乎都与《做饭》相同 后面是讲花鸟鱼虫还有各地游记 几乎每篇都注明了最初登载的报刊名称和时间 文章不错 而集子的名字应该是编者后起的 有点“名不副实”
评分汪曾祺是高邮人,高邮离南京很近,风土食物都差距不大,此书看来也就格外亲切,没想到这么多年过去,那些食物的吃法都没怎么变过,好像食物自己都成了那份久远的记忆。可惜书里说食物的,依旧还是少,重复也较多。我最爱的南京小吃活珠子,还几乎没有介绍。有点小遗憾,但从笔风来说,汪的笔风,确实淡而有味,读起来很有乐趣。
评分汪曾祺写食物永远是那么的活色生香 记得曾经学他的《端午的鸭蛋》 老师在台上讲 我在台下流口水 时隔那么久 那篇课文已经忘记的差不多 只记得他写咸鸭蛋的那句——“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 刚才想起来 又把这篇文章看了一遍 哎呀 口水又流下来了
评分不想画图跑到万圣看书,倏忽翻完。再看旁边有一本《岁朝清供》,布皮精装小开本,原来是同一本只不过换了个雅致的名字。粉饰的很!不喜欢!还是更爱这本朴质的名为《故乡的食物》,其中小录清供一则。
评分清淡却依旧清晰的记忆
评分汪曾祺的散文真是好,真是好,真是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