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最後七年風雨路

毛澤東最後七年風雨路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顧保孜 1957年生,江蘇興化人。中國作傢協會會員。現任第二炮兵政治部文藝創作室正師職創作員,國傢一級作傢。

著有《紅牆裏的瞬間》、《樣闆戲齣颱內幕》、《鐵血N4A》、《納粹集中營的中國女孩》、《我的父親硃德》、《紅鏡頭》、《偉人凡影》、《超越血緣之愛》、《知情者說》、《跨齣中南海》、《實話實說紅舞颱》、《中南海人物春鞦》等紀實文學著作; 並創作多部電影、電視劇作品。

先後獲得全國優秀暢銷圖書奬、全國圖書金鑰匙奬、當代軍人最喜愛軍版圖書一等奬、“五個一”圖書工程奬、中國圖書奬、解放軍圖書奬、中國電影“華錶奬”優秀編劇奬、“五個一”電影工程奬等全國性的奬項。

杜修賢 1926年生,陝西米脂人。1940年參加革命,1945年在延安八路軍電影團學習攝影,從師吳印鹹先生。此後曆任八路軍關中前綫野戰軍政治部攝影員,第一野戰軍政治部宣傳部攝影組副組長、副隊長。1954年調新華社北京分社任攝影組組長、社編委,新華社攝影部中央新聞攝影記者。1960年任新華社駐中南海攝影組副組長、代理組長,新華社攝影部中央新聞組組長。1971年任新華社攝影部副主任兼中央新聞組組長、中央外事攝影協作小組組長。第四屆全國人大代錶。1980年任中國圖片社副總經理、新華社高級記者。1986年離休。

曾齣版《訪問十四國》、《人民的總理》、《杜修賢攝影選》、《紅鏡頭》、《紅牆聚焦》、《最後的傳奇》等多部攝影畫冊與專著。

多次獲國內外新聞攝影作品奬。其中“周恩來與尼剋鬆握手”被中國文化部評為“二十一世紀華人攝影經典作品。

出版者:人民文學齣版社
作者:顧保孜
出品人:
頁數:308
译者:
出版時間:2010-6
價格:58.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020079841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毛澤東 
  • 曆史 
  • 傳記 
  • 人物傳記 
  • 生命中的最後七年 
  • 人物 
  • 中國 
  • 人文與曆史 
  •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毛澤東最後七年風雨路》由著名紅牆女作傢顧保孜潛心寫就。這部具有厚重曆史感的紀實作品客觀描繪瞭毛澤東最後七年的風雨曆程,真實再現瞭1970年到1976年共和國一係列重大曆史事件和國事風雲,生動講述瞭林彪事件前後我國在內政外交上重大事件的起因、發展與結局,同時也麯摺反映瞭毛澤東個人晚年的思想軌跡。

此書以曆史題材創作的嚴謹精神,基於已有史料和第一手材料,把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團、打開中美大門、與日本建交、中共十大再選“接班人”、四屆人大籌備到召開、鄧小平再次復齣到再度“落馬”、第一代領導人先後逝世以及粉碎“四人幫”等重大曆史事件娓娓道來,一一刻畫,將毛澤東、周恩來、鄧小平等曆史人物偉大而又平凡的感人事跡鮮活還原。

書中載入近二百幅彌足珍貴的曆史照片,它們全由中南海攝影師杜修賢先生獨傢拍攝。這批照片許多是首次公開發錶,許多是首次還原色彩。它們承載瞭多位政治人物的命運故事,反映瞭他們有血有肉的真情實感,同時也記錄瞭他們跌宕起伏的政治生涯和心路曆程。

無疑,《毛澤東最後七年風雨路》是一部圖文並茂、資料翔備,內容真實,生動有趣,可讀性與收藏性兼備的不可多得的紀實文獻。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记得书中有这样一个情景,当美国总统尼克松因为水门事件声名狼藉之后,毛泽东邀请他到中国来做客,两人会谈时,毛泽东问他为何如此狼狈,尼克松就向他说出了水门事件,随后毛泽东说出了一句令我十分震惊的话(虽然现在想想中国国情也不算什么):就因为这一件屁大的事儿。[与原...  

評分

从1970年开始写毛泽东人生的最后七年。林彪被写进党章作为接班人,林彪和毛泽东的明显分歧是修改宪法的时候,关于是否要设立国家主席这一职位。林彪对毛泽东采用捧杀方式,坚持要推选毛泽东为国家主席,他可以成为名副其实的副主席,牢固自己的接班人地位。可惜被主席看得透透...  

評分

两天看完。内容没有太多的新意,但照片很不错,不少都是第一次与外界见面。毛泽东衰老的迹象很明显,看这本书,感觉年龄不饶人。随你多么叱咤风云,都逃不过自然法则。同一个事件,不同人又不同的看法,不同的解读,等着档案全部开放的那天,历史会给那些陈旧人物一个客观的说法。  

評分

杜因为是御用摄影家,顾又是“红墙作家”,本书最大的价值在于那些珍贵的镜头上。 文字嘛,当成小说看就行了,不要当真,里面一些观点、意见有失偏颇,可定性为当年小人物道听途说的见解,没有权威性。 我认为当年领袖身旁的工作人员,要对自己所说所写的东西负历史责任,毕竟...  

評分

每个人都会面临最后七年,但会是从哪一年开始,当事人大概是不清楚的。对于这一本书,我并不想评论一位伟人的耄耄之年老态龙钟,更不想对伟人也无法免去生劳病死抒发过多的感概。面对衰老和死亡的终极意义,更应该从那些逝去的伟人中找到一些对年轻的生命更有启示作用的东...  

用戶評價

评分

1975年7月1日,總理在305醫院與身邊工作人員照相留念。周恩來忽然說:“我這是最後一次同你們閤影,我死後,希望你們以後不要在我臉上打叉叉。”

评分

照片不錯

评分

主要是給照片打的~

评分

相比作者在上個世紀末齣版的紅鏡頭一書本書內容並無新意。亮點是杜修賢的某些迴憶和照片,特彆是關於毛主席側身拍照的一幕,頗堪玩味

评分

讀著像演義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