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與華夏文化

漢字與華夏文化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巴蜀書社
作者:劉誌誠
出品人:
頁數:215
译者:
出版時間:1995年5月
價格:9.50元
裝幀:
isbn號碼:9787805236629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hao
  • 漢字
  • 華夏文化
  • 文字學
  • 文化史
  • 中國文化
  • 曆史
  • 語言學
  • 傳統文化
  • 文明
  • 國學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從華夏文化這個大視野考察漢字的發生、性質、演變,又從漢字形體結構證明華夏史前文化。

著者簡介

(1941—),男,遼寜康平人。1981年復旦大學漢語言文學碩士研究生畢業,現為四川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漢語研究室主任,漢語研究所學科負責人,漢語言文學碩士生領銜導師。黑龍江大學兼職教授。主要從事古漢語的研究和教學。先後給研究生開過的課程有中國文字學史、文字學研究、漢語音韻學研究到論、漢語語法史研究導論、語言學研究方法概論;給本科生開過的課程有古代漢語、文字學、訓詁學、中國傳統文化概論等。獨立撰寫的專著有《漢字與華夏文化》(巴蜀書社(1995年)、《中國文字學書目考錄》(巴蜀書社1998年)、《漢字學》(天地齣版社2001年)、《文化文字學》(巴蜀書社2002年),整理校訂陳獨秀《小學識字教本》(巴蜀書社1995年),另有參編的學術著作和教材輔導若乾種。論文有《傢從 聲說》(《語言研究》1982.2期)、《許慎生卒年異議》(《漢字文化》1991.2期)、《祭部和上古漢語方言》(《西南民族學院學報》1997.6)、《楚方言考略》(《語言研究》增刊1991)、《釋宗(下加具)》(《古漢語研究》1992.2期)、《兩周金文音係的的聲母》(《語言學問題集刊》第一輯 吉林人民齣版社2001年)、《上古漢語方言》(《漢語文字研究》第一輯 巴蜀書社2002年)等十幾篇。

圖書目錄

序(1)
第一章緒論(1)
第二章漢字産生之謎的文化解(11)
第一節漢字在華夏文化發生序列中的位置(11)
第二節漢字産生前之記事傳說的文化解釋(16)
第三節漢字産生神話傳說的文化解釋(23)
第四節從考古資料來考察漢字的形成(28)
第三章漢字的性質與華夏文化的契閤(33)
第一節世界上文字的主要類型(33)
第二節曆史上關於漢字優劣的爭論(37)
第三節漢字的性質(39)
第四節漢字的性質和華夏文化的契閤(42)
第四章漢字結構、字體流變與中國社會(50)
第一節漢字六書和華夏先民的思維(50)
第二節漢字的字體流變(65)
第三節漢字的整理與簡化(70)
第五章古文字形體——華夏史前文化的投影(上)(76)
第一節華夏先民的生存環境(76)
第二節勞動創造瞭人類本身(87)
第三節華夏民族的形成(97)
第四節婚姻傢族及風俗(103)
第六章古文字形體——華夏史前文化的投影(中)(119)
第五節居邑、飲食和服裝(119)
第六節交通(139)
第七節原始公社的經濟發展(143)
第八節私有製、階級的産生和原始公社的解體(160)
第七章古文字形體——華夏史前文化的投影(下)(173)
第九節原始思維和原始宗教(173)
第十節科技的萌芽(189)
第十一節原始藝術(204)
參考書目(213)
後記(215)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從漢字形體結構證明華夏史前文化

评分

原始智慧在現代社會中仍有殘餘,必要時應結閤民族學與人類學資料。看過這本書後,我想我們應保持對曆史、對文化、對社會、對生活的高度敏感和好奇,多思考問題。比《說文解字與中國古代文化》更加專業。

评分

從漢字形體結構證明華夏史前文化

评分

原始智慧在現代社會中仍有殘餘,必要時應結閤民族學與人類學資料。看過這本書後,我想我們應保持對曆史、對文化、對社會、對生活的高度敏感和好奇,多思考問題。比《說文解字與中國古代文化》更加專業。

评分

原始智慧在現代社會中仍有殘餘,必要時應結閤民族學與人類學資料。看過這本書後,我想我們應保持對曆史、對文化、對社會、對生活的高度敏感和好奇,多思考問題。比《說文解字與中國古代文化》更加專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