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磁兼容原理與技術

電磁兼容原理與技術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哈爾濱工業大學
作者:吳群//傅佳輝//孟繁義
出品人:
頁數:206
译者:
出版時間:2010-6
價格:33.00元
裝幀:
isbn號碼:9787560329772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電磁兼容
  • EMC
  • 電磁乾擾
  • 電磁輻射
  • 電路設計
  • 高頻電路
  • 信號完整性
  • 電源設計
  • 屏蔽技術
  • 抗乾擾設計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電磁兼容原理與技術》主要內容包括:緒論,電磁兼容技術,濾波技術,接地技術,屏蔽技術,計算機係統的電磁兼容性,電磁輻射的危害及防護,電磁兼容分析與設計方法,電磁兼容測試技術和係統級電磁兼容仿真分析與預測技術等。《電磁兼容原理與技術》應在學習過電路分析基礎、信號與係統、模擬電路基礎、電磁場與電磁波、微波技術與天綫等基礎課程後進行學習。《電磁兼容原理與技術》可作為電子、信息、通信和控製工程等專業本科生或研究生選修課教材。也可作為從事電磁兼容設計、射頻與無綫通信領域的工程技術人員的參考書。

著者簡介

圖書目錄

第1章 緒論 1.1 電磁兼容概述 1.2 電磁乾擾的三要素 1.3 電磁兼容技術的發展曆史 習題第2章 電磁兼容基本原理 2.1 電磁兼容的研究任務 2.2 電磁兼容的認證 2.3 電磁兼容常用名詞和術語 2.4 電磁兼容的標準及其內涵 習題第3章 濾波技術 3.1 濾波器的主要性能指標 3.2 濾波器分類 3.3 濾波器的設計 3.3.1 濾波器的衰減函數與逼近 3.3.2 無源濾波器綜閤 3.3.3 頻率變換 3.3.4 有源濾波器綜閤 習題第4章 接地技術 4.1 接地原理及其分類 4.1.1 接地的概念 4.1.2 接地的分類 4.1.3 接地的注意事項 4.2 安全接地 4.2.1 設備安全接地 4.2.2 接零保護接地 4.2.3 防雷接地 4.3 電磁兼容的係統接地 4.3.1 係統接地網絡 4.3.2 單點接地 4.3.3 多點接地 4.3.4 混閤接地 4.3.5 浮動接地 4.4 屏蔽體的接地 4.4.1 放大器屏蔽盒的接地 4.4.2 電纜屏蔽層的接地 4.4.3 電纜屏蔽層的一端接地與兩端接地 4.5 搭接技術 4.5.1 搭接的概念 4.5.2 搭接的方法及一般準則 4.5.3 搭接的測試方法 4.6 設計實例 習題第5章 屏蔽技術 5.1 屏蔽的基本原理 5.1.1 屏蔽 5.1.2 場域劃分 5.1.3 波阻抗和能量密度 5.2 屏蔽的分類 5.2.1 地磁屏蔽 5.2.2 磁場屏蔽 5.2.3 電磁場屏蔽 5.3 屏蔽效能評價 5.3.1 屏蔽效能的錶示 5.3.2 屏蔽效能的計算方法 5.4 屏蔽材料 5.4.1 金屬屏蔽 5.4.2 屏蔽材料選擇 5.4.3 屏蔽材料的類彆 習題第6章 計算機係統的電磁兼容技術 6.1 計算機係統電磁兼容性的特點 6.2 計算機的電磁泄露與防護 6.2.1 TEMPEST技術 6.2.2 TEMPEST泄漏的防護 6.3 計算機係統的電磁兼容設計 6.3.1 數字集成電路的電磁兼容設計 6.3.2 接口電路的電磁兼容設計 6.3.3 動態RAM的電磁兼容設計 6.3.4 總綫的電磁兼容設計 6.3.5 計算機傳輸通道的電磁兼容設計 6.3.6 計算機接地係統的電磁兼容設計 6.4 單片機應用係統的電磁兼容設計 6.5 高速數字信號PCB電磁兼容設計 6.5.1 信號完整性的含義 6.5.2 傳輸綫理論 6.5.3 反射 6.5.4 串擾 6.5.5 同步噪聲開關 6.5.6 終端匹配技術 6.5.7 高速PCB電磁兼容研究方法 習題第7章 電磁輻射的危害及防護 7.1 電磁輻射的産生及分類 7.1.1 電磁輻射的産生 7.1.2 電磁輻射的分類 7.2 電磁輻射對人體的影響 7.2.1 電磁輻射對人體作用機理 7.2.2 電磁輻射對人體的危害 7.2.3 電磁輻射對人體危害的預防措施 7.3 電磁輻射對移動通信係統的影響研究 7.4 武器裝備的電磁環境 7.4.1 電磁環境與電磁環境效應 7.4.2 電磁環境的作用機理及其效應 7.4.3 電磁環境對裝備和戰爭的影響 7.4.4 復雜電磁環境中信息化戰爭 7.4.5 電磁環境效應對導彈武器係統的影響 習題第8章 電磁兼容分析與設計方法 8.1 電磁兼容分析方法 8.2 係統法電磁兼容設計流程 8.3 電磁兼容的預測方法 8.3.1 電磁兼容預測模型 8.3.2 電磁兼容預測分析步驟和方法 8.4 電磁兼容技術支持係統 8.4.1 電磁兼容技術支持係統構成原理 8.4.2 子係統設計 8.4.3 流程化分析的設計方法 8.5 軍用裝備研製與生産的電磁兼容實施 8.5.1 電磁兼容是可靠性的要求 8.5.2 軍用裝備生産電磁兼容實施步驟 習題第9章 電磁兼容性測試技術 9.1 電磁兼容測試目的 9.2 電磁兼容測試常用儀器 9.2.1 時域分析儀(示波器) 9.2.2 頻域分析儀 9.3 電磁兼容測量設施 9.3.1 開闊場地 9.3.2 電波暗室 9.3.3 橫電磁波小室 9.3.4 混響室 9.3.5 吉赫茲橫電磁波小室 9.4 電磁兼容測試天綫 9.4.1 電磁兼容測試天綫的特點 9.4.2 各種天綫簡介 9.5 屏蔽效能測試方法 9.5.1 MIL—STD—285測試法 9.5.2 同軸支架法 9.5.3 雙TEM小室法 9.5.4 時域法 9.6 測量單位及換算關係 9.6.1 功率 9.6.2 電壓 9.6.3 電流 9.6.4 功率密度 9.6.5 電場強度、磁場強度 習題第10章 係統級電磁兼容仿真分析與預測技術 10.1 EMC—A電磁兼容預測軟件 10.2 EMC—A的應用領域 10.3 EMC—A的編寫思想 10.4 EMC—A的主要功能 10.5 EMC—A的基本術語和定義 10.6 EMC—A的典型應用 習題附錄 附錄1 國傢軍用EMC標準簡介 附錄2 美國軍用EMC標準(MIL)、規範和手冊簡介 附錄3 S11,迴波損耗,反射係數,電壓駐波比參數的意義與關係參考文獻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