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詩教

論詩教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北京師範大學齣版社
作者:一行
出品人:
頁數:270
译者:
出版時間:2010年
價格:22.00元
裝幀:
isbn號碼:9787303108381
叢書系列:教育人文叢書
圖書標籤:
  • 詩歌
  • 詩歌理論
  • 一行
  • 王淩雲
  • 詩歌批評
  • 文學理論
  • 教育
  • 詩教
  • 文學理論
  • 教育思想
  • 詩歌美學
  • 傳統文化
  • 儒傢思想
  • 語文教學
  • 文化傳承
  • 詩教實踐
  • 經典詮釋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這是一本以長期的詩歌寫作、批評和教學經驗為依據的詩學和詩歌教育研究著作。本書從澄清詩之本性和教育之本性入手,主張一種在經驗與技藝、德性與自由、古典與現代之間尋求平衡的詩歌教育理念,並結閤作者的實際教學經曆提供瞭一些可能的操作路徑。同時,本書還以詩歌文本細讀和對某些詩學問題的思考為例,展示瞭一種個人化的詩歌教學方式。無論是詩教的理念、方法還是示例,其最終的歸結都在於:如何擺脫以詩學概念和理論為中心的文學教育模式,轉嚮以激發活生生的詩歌經驗為主旨的教育方式——通過閱讀、批評和創作訓練,來塑造具有德性的自由人。

著者簡介

一行,本名王淩雲,任教於雲南大學哲學係。已齣版專著《詞的倫理》,譯著《黑暗時代的人們》(Mem In Dark Times)等,曾在《世界哲學》《新詩品》《新詩評論》《天涯》《星星詩刊》等期刊發錶哲學、詩學論文及詩歌作品若乾。

圖書目錄

理論退位:作為技藝訓練的詩歌教育(代自序)
第一編:詩教之理念
詩:技藝與經驗
(附錄:論製作)
德性與自由之間:古今詩教理念
(附錄:什麼是教化?)
抒情詩與情感教育:一個大綱
第二編:詩教之途徑
中國大學空間中的詩歌教育
詩歌教育的基本途徑
(附錄:理解新詩)
第三編:詩教之示例
對兩首古詩的細讀
靈性真理與共同體:試論紀伯倫的《先知》
詞之水:論李森的詩
風景與物語
風景的盛宴,或想象的地形學
尚未到來的地震詩歌:一個反思
詩歌標準:公共的抑或專業的?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理论退位:作为技艺训练的诗歌教育(《论诗教》自序) 一行 一 在这本小书中,我将提出并尝试回答如下问题:“诗教”,或“诗歌教育”,曾经是什么、现在是什么和将来能是什么?按照通常的见解,“是什么”和“能是什么”的问法是在追问事物的本质和可能性,它本身就带着...

評分

《论诗教》一书勘误说明 (《论诗教》,一行 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拙著《论诗教》一书已于近日出版。我前些天拿到样书,发现书中有一些文字、句法和注释方面的错误。这些错误一部分是由于我自己提交的书稿本身的疏忽造成(例如原书稿中的两篇原来是课堂讲稿的...  

評分

《论诗教》一书勘误说明 (《论诗教》,一行 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拙著《论诗教》一书已于近日出版。我前些天拿到样书,发现书中有一些文字、句法和注释方面的错误。这些错误一部分是由于我自己提交的书稿本身的疏忽造成(例如原书稿中的两篇原来是课堂讲稿的...  

評分

理论退位:作为技艺训练的诗歌教育(《论诗教》自序) 一行 一 在这本小书中,我将提出并尝试回答如下问题:“诗教”,或“诗歌教育”,曾经是什么、现在是什么和将来能是什么?按照通常的见解,“是什么”和“能是什么”的问法是在追问事物的本质和可能性,它本身就带着...

評分

《论诗教》一书勘误说明 (《论诗教》,一行 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拙著《论诗教》一书已于近日出版。我前些天拿到样书,发现书中有一些文字、句法和注释方面的错误。这些错误一部分是由于我自己提交的书稿本身的疏忽造成(例如原书稿中的两篇原来是课堂讲稿的...  

用戶評價

评分

【藏書閣打卡】 很喜歡其自序中明確提齣的“理論退位”口號,也很喜歡他對詩歌的赤忱之心,喜歡他的理想氣質,以及對一些詩歌的用心細讀。但是畢竟是哲學係齣身,畢竟在中國這種環境待久瞭,他的行文字裏行間依然到處可見理論的烙印,也就是說一行無疑是一個反理論的理論狂,這種“慣習”可能很難馬上改變。而在其對中國詩歌的褒貶中,也可見其指點江山的高姿態,一方麵我很敬佩,一方麵我也不是很喜歡,我認為一個學者的姿態應該更客觀,少一些個性,不過這也是隻是我的苛求罷瞭。 在我的閱讀史中,這本書也並不特彆,其實也就是“理論之後”的反思,比較針對詩教罷瞭。與之相似的是桑塔格的《反對闡釋》、孫紹振的《文學文本解讀學》、孔帕尼翁的《理論的幽靈》……都是在召喚文本的肉身,強調文本細讀,強調感受與創造,而非理論的復製與再生産……

评分

评分

反思,同時積極地自救。

评分

有些晦澀。現代詩不討好,論現代詩更不討好。

评分

【藏書閣打卡】 很喜歡其自序中明確提齣的“理論退位”口號,也很喜歡他對詩歌的赤忱之心,喜歡他的理想氣質,以及對一些詩歌的用心細讀。但是畢竟是哲學係齣身,畢竟在中國這種環境待久瞭,他的行文字裏行間依然到處可見理論的烙印,也就是說一行無疑是一個反理論的理論狂,這種“慣習”可能很難馬上改變。而在其對中國詩歌的褒貶中,也可見其指點江山的高姿態,一方麵我很敬佩,一方麵我也不是很喜歡,我認為一個學者的姿態應該更客觀,少一些個性,不過這也是隻是我的苛求罷瞭。 在我的閱讀史中,這本書也並不特彆,其實也就是“理論之後”的反思,比較針對詩教罷瞭。與之相似的是桑塔格的《反對闡釋》、孫紹振的《文學文本解讀學》、孔帕尼翁的《理論的幽靈》……都是在召喚文本的肉身,強調文本細讀,強調感受與創造,而非理論的復製與再生産……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