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写于十月革命前后的著作中,一直向往革命、呼唤革命的高尔基冷静地分析了与革命大潮相伴的将马克思主义庸俗化的过程,尖锐地批评了暂时的革命者(真正的假革命)破坏法制、滥用暴力、摧残文化的罪行,热烈地呼吁发展生产、尊重文化、尊重科学和知识分子、弘扬人道主义、建立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
这是高尔基怀着“永远的革命者”的激情和人道主义者的良心写下的一组政论文章,它及时、客观地记录了1917—1918年间在俄国大地上发生的社会动荡,为我们深刻认识十月革命(现俄国称之为“1917年十月政变”)及其后建立的苏俄国家的性质、未来发展与最终结局提供了丰富而有益的资料,它告诉人们:真正的革命是为了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与精神生活的水平,是须臾离不开文化发展的。
顾名思义,怕是高尔基自己也知道书中的思想是不合时宜的。单从文章来看,高尔基说的一切肯定是正确的。但也许那是在和平年代,或者在理论上。事实上是不可能的,高尔基这种人道主义自由派思想,在政治上怕只会称之为“书生意气”“空谈误国”。 政治本身就是灰色的,甚至是黑暗...
评分高尔基不愧是高尔基,简直就是名言警句制造机,无论是直指现象本质,还是用隐喻讽刺去揭露某些社会现象,都能感受到他文字的力度,穿透书本直达人心,将彼时急功近利、虚无而不善于思考的“革命者”的浅薄鄙陋之处一一展现。他对黑暗的痛恨和抵御黑暗的意志力是无可比拟的,更...
评分从《不合时宜的思想》论人的全然败坏作者:陈翰捷 提交日期:2007-7-9 9:25:00 | 分类: | 访问量:25 “让我们回想以下,心地善良的俄国人是怎样把钉子钉进基辅、基希涅夫和其他城市的犹太人的头颅里;1906年伊万诺沃-沃兹涅先斯克的工人们是怎样把自己的同事活活地投...
评分《不合时宜的思想》,一本高尔基的评论和杂文合集,其中的文章写于苏联革命的前后阶段。这本书,可以说是颠覆了高尔基在我心目中的形象。这儿的高尔基,不是那个在暴风雨中呼喊的海燕,不是那《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中的那个少年,而更像一个担心着祖国命运,关心...
评分不同于光芒万丈的革命作家形象,这是高尔基的另一面,或者说,这才是高尔基的真实一面。篇篇短文直指政权、政党和民众的精神实质、弱点和痛处,笔调尖锐,思想深刻,痛心疾首。称得上他的同志的也许只有鲁迅,乱世的清醒者。 他的思考和洞见在日后的苏联和俄罗斯不断应验,不合...
御用文人?非也
评分凑合 水平肯定是有的 说教味有点浓 像个九十年代的小学老师
评分历史的细节。后面还有几份作者当时写给列宁的信。高尔基真是理想主义,他对民众的期待这么高,不知道是否和俄国一直民族主义热烈有关。在历史的转折,知识分子和改革者总是抱有无限的热情和期待。包括看鲁迅的时候,这么多年过去了,人依旧是一样的人,只是毫无热情。先行者的期望依旧落空。
评分俄语
评分撇开高尔基的与苏维埃政权亲近的政治立场不论,至少这一本曾经被长期封杀的、纪录了离经叛道的知识分子的真声音的集子足以奠定他的伟大。在极权体制的夹缝里,敢留下如此出格的文字,对得起知识分子的良知了。强烈推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