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尔·布莱森,世界知名的非虚构作家,1951年出生于美国艾奥瓦州,曾任职于伦敦《泰晤士报》与《独立报》,同时也为《纽约时报》、《国家地理杂志》等刊物撰文。作品主要包括旅游类随笔、幽默独特的科普作品——比如《万物简史》、《母语》等等,横跨多种领域,皆为非学院派的幽默之作。他的作品诙谐嘲谑的风格堪称一绝、整体上举重若轻,能让普通读者产生很强的认同感,不失为雅俗共赏的典范,深受读者喜爱,也获得很高的评价,每部作品均高踞美、英、加畅销排行榜前茅。
比尔·布莱森之所以能在二十世纪的旅游文学中占据一席之地,并成为目前世界公认的最有趣的旅游文学作家,是因为他擅长用不同的眼光来看待他所游历的世界,他真切地捕捉到了一个旅人的内心感受。自然地理、生活情趣、社会时态,布莱森信手拈来无不奇趣,使普通读者产生很强的认同感。他的尖刻加上他的博学,让他的文字充满了智慧、机敏和幽默。作为在英国生活了二十多年的美国人,他的作品又兼具了开朗风趣、绝不怕粗俗的美式调侃和冷峻犀利、一针见血的英式嘲讽。
全世界最幽默也最欢迎的旅游文学作家比尔·布莱森再度出征了!不同于一般的旅游作家,比尔·布莱森总是在寻找不同的刺激与新奇,再以或幽默或惊人或感性的笔调带领读者进入一个旅游文学中最具有深度收获的世界。这一次,他的目标是位于遥远的南太平洋上的澳洲!并送上又一部令人惊喜的作品——《走遍“烤焦国”》。
澳大利亚充满惊喜。总是路边就有些什么——一条树顶走道;一片藏有古老生命形式的海滩;歌颂荷兰意外海难或裸体电报修理员的博物馆;一整个渔村出来看一条沉船蹒跚回家;有个城镇到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都在没有电力的情况下生活;知名政治家在街头贩卖自己的传记……你永远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不过几乎总是不错。
澳大利亚恰好是美国和英国的有趣结合。它随意,活泼——不矜持,对外乡人不一惊一乍——感觉非常得美国,不过却搭着英国的架子。澳大利亚人乐观,不拘礼节,乍看之下像美国人,但他们靠左行车,喝茶叶,打板球,公共场所摆维多利亚女王像,小朋友的学校制服只有大不列颠子民才会面无愧色地穿上身。仅仅一代人,澳大利亚就重塑了自己。它从一个遭人遗忘的大不列颠前哨,乡气、无聊、文化不独立,转变为一个国家,老练了,自信了,有趣了,放眼世界了。大体上说,它实现这一切并没有经历冲突、混乱或严重的失误——常常还带着一种优雅的风度。
澳大利亚大部分是空旷,又离得非常远。那些空旷,那些耀眼的阳光却总有一种妖媚的特质,你可能永远不会感到厌倦。它的人口很少,因此在世界上扮演配角。它没有政变,没有肆意捕捞,没有武装的可恨暴君,不大量种植可卡因,不以一种鲁莽而不宜的方式仗势欺人。它稳定,和平,优良。它不需要被关注,我们就不关注。可是,损失都是我们的。
澳大利亚真是个了不起的国家——它装满了未被赏识的奇迹。里面有如此多的发现,找到却要如此多的艰辛。你永远连一半都看不完。跟着最完美的向导比尔·布莱森深入这片广大又充满惊奇的大陆吧,你会发现一个超乎想象的澳洲!
本书配有多幅精美照片。收录布莱森特别为2000年悉尼奥运会所作的附录
不知道为什么要用“食蚁猬”而非更常见的译名“针鼹”,烤焦国这个名字也相当生硬。不过除掉翻译的各种问题以及水平完全不相当的第三方照片,这书就很完美了。作者有开阔的视野,幽默的心态和充沛的好奇心,想不出有谁会比这样的人更适合做游记作家。看完以后,印象最深刻的地...
评分我没办法评论内容,因为字体太丑了,不知道什么字体,封面也丑,整本书拿在手里丑的没法看,版式也丑,于是我心情大坏,根本看不下去了。骚瑞,看不下去,丑死了。 责任编辑和出版社,你们太作孽了,我都不愿意知道你们是谁,请退出做书的行业吧,又不赚钱!!
评分出门之前,应该多多的了解,不然匆匆走过跟逛街差不多,也没办法在别人不注意的地方发现有意思的亮点。就这来说,真是佩服老布。仿佛一边看历史书,一边看游记,像个导游。在他的引领下,我也被“活叠层”深深吸引。那东西实在太奇妙了! 澳大利亚有骄阳,有灰尘,有危险的动...
评分不知道为什么要用“食蚁猬”而非更常见的译名“针鼹”,烤焦国这个名字也相当生硬。不过除掉翻译的各种问题以及水平完全不相当的第三方照片,这书就很完美了。作者有开阔的视野,幽默的心态和充沛的好奇心,想不出有谁会比这样的人更适合做游记作家。看完以后,印象最深刻的地...
评分Have been deeply immersed in Bryson's world for quite a few years. I just love the writing style of this old bloke - humorous, witty, while immensely informative. This morning I've just finished listening his audio book "Down Under" - for the whopping 4th ...
第一个译者翻的尚可 / 这里有我经年未见的东西。使用老式油泵的加油站,加油处没有天篷,于是你在大太阳下泵汽油,我肯定这就是上帝的本意。金属风车,曾经矗立在堪萨斯农田里的那种。人们在其中生息的小镇——各做各事的人用一个微笑一个点头彼此招呼。其间都有一种熟稔,但那熟稔的事物已处于半被忘却的状态。渐渐的,我意识到自己确实是在美国中西部——但那是很早之前的美国中西部。简而言之,我正处于一个奇妙且温暖人心的过程之中,发现澳大利亚的城市之外仍旧是1958年。似乎看起来不可能,可就在你面前啊。我开车驶过了自己的童年。/ 我让她意识到叠层看上去不怎么样,但解释了它们勤奋的、极微小的化学抽搐,如何在一段长的无法想象的时间里,让世界变得像今天一样绿,一样可爱。
评分翻译好过游欧洲那本很多
评分翻译太烂!!!!!!!!!1
评分比英国那本还要有趣些,笑点好频繁,这样的书,是如果我有孩子会逼TA读的那种。
评分一如既往地幽默文笔。翻译太差!!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