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雨歲月

風雨歲月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當代中國齣版社
作者:劉冰
出品人:
頁數:275
译者:
出版時間:2010-5
價格:36.00元
裝幀:
isbn號碼:9787801708069
叢書系列:當代中國口述史
圖書標籤:
  • 迴憶錄
  • 清華大學
  • 文革
  • 傳記&迴憶&書信&日記&年譜&評傳
  • 遲群
  • 政治
  • 當代中國
  • 大學
  • 風雨歲月
  • 曆史迴憶
  • 歲月變遷
  • 人生感悟
  • 時代風雲
  • 傢族故事
  • 滄桑變遷
  • 真實記錄
  • 情感共鳴
  • 成長經曆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本書作者劉冰1956年至1978年在清華大學工作並一直擔任該校主要領導,親身經曆瞭清華大學“文化大革命”的全過程並深受衝擊。1975年劉冰等人因嚮毛澤東上書告發遲群、謝靜宜在清華的錯誤做法,而被毛澤東批為“矛頭是對著我的”,從而“文化大革命”最後一場大規模的政治運動“批鄧、反擊右傾翻案風”從清華迅速擴大到全國。作者本著對曆史及未來負責的態度,記錄瞭自己親身經曆的1964—1976年的那段特殊曆史,力圖使人們瞭解“十年浩劫”中一些驚心動魄事件的真實情況,從中汲取曆史的經驗教訓。

著者簡介

劉冰,原名姚發光,河南省伊川縣人,1921年生。1938年加入中國共産黨,曾在延安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學習,後在八路軍一二九師隨營學校、抗大六分校、太嶽抗日根據地工作。解放戰爭時期在豫西工作。1949年至1953年,在河南工作,任中共河南省委青年工作委員會副書記、書記,青年團河南省委副書記、書記。1953年任團中央辦公室主任、青農部部長;1954年任團中央辦公廳副主任,主持工作。1956年調任清華大學黨委第一副書記,在清華大學工作二十二年。1978年調任蘭州大學黨委書記兼校長,1979年並任甘肅省副省長。1982年調任中共甘肅省委副書記兼秘書長,1983年任省委常務副書記。1986年任甘肅省人大常委會主任、黨組書記。1988年任第七屆全國人大教科文衛委員會副主任委員,1993年任第八屆全國人大教科文衛委員會顧問。

圖書目錄

再版序言前言第一章 山雨欲來 一 毛主席批評瞭教育工作 二 北京大學開始社教運動 三 懷仁堂會議 四 對《海瑞罷官》、《三傢村劄記》的批判 五 毛主席批評北京市委 六 《五一六通矧》第二章 狂風暴雨 一 北京飯店會議 二 第一次受到圍攻 三 北京飯店會議結束 四 急風暴雨式的批鬥會 五 紅衛兵的誕生和紅衛兵運動第三章 路難行 一 初次上書毛主席 二 “打倒劉少奇、鄧小平”口號的齣颱 三 上書周總理和中央文革領導人 四 作為王光美、彭真等同誌的陪鬥 五 囚禁 六 更為殘酷的迫害第四章 宣傳隊進駐 一 紅衛兵運動完結 二 “犯走資派錯誤”的典型 三 “解放”瞭的“另冊人” 四 王洪文宴請遲群 五 綿陽分校之行第五章 新的鬥爭 一 “三個月運動”對何東昌發動突然襲擊 二 遲群、謝靜宜施展陰謀 三 遲群的鬧劇第六章 上書毛主席 一 與遲、謝鬥爭公開化及籌劃上書 二 艱難的投書、焦急的等待 三 參加國慶招待會 四 再次上書第七章 招來橫禍 一 被告審原告 二 列席政治局會議 三 “大辯論”招牌下的“反擊右傾翻案風” 四 周總理逝世 五 “四五”運動被鎮壓,白色恐怖籠罩清華園 六 鬥爭何時瞭,逆境中見真情第八章 粉碎“四人幫”後 一 毛主席逝世 二 “四人幫”覆滅附錄 兩封信後記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介紹瞭劉冰兩次上書反映清華文革曆史的迴憶錄,可惜對遲群和謝靜宜介紹不多。

评分

從個人的角度講瞭自己在文革中受到瞭衝擊,可見民主集中製在黨內生活中落實之難,隻有有充分鬥爭經驗纔能在殘酷的鬥爭中活下去。可惜的是這一類的迴憶錄總錶忠心,韆篇一律,不見森林,沒有貢獻太多加深對這些年的理解的東西,隻提供瞭個人角度的一些事。感覺在這期間有一段時間,他應該是過得不錯的。

评分

清華是劉主席的點,但它卻成瞭毛主席扳倒劉的一個重要突破口。正是通過蒯大富提供,經由周總理整理的關鍵材料,纔形成八屆十一中全會上構成對劉緻命一擊的核心材料。劉冰的這個迴憶錄最大的價值就在於其所述自身兩次上述毛主席的經曆。劉上書告”主席兩個兵“狀的信通過鄧小平轉毛,引來毛批示,是導緻鄧第三次下颱的因素之一。信隻是由頭,錶麵是教育路綫之爭,實際上還是對待文革的態度和權力歸屬的問題,一如第二次廬山會議上要不要”設國傢主席之爭“。《風雨歲月》這本書主觀性很強,對人物的評價也未必客觀,一方麵對蔣南翔過於褒揚,另一方麵則對吳德惡評連連,完全以個人的得失和他們與自己關係為轉移。

评分

介紹瞭劉冰兩次上書反映清華文革曆史的迴憶錄,可惜對遲群和謝靜宜介紹不多。

评分

清華是劉主席的點,但它卻成瞭毛主席扳倒劉的一個重要突破口。正是通過蒯大富提供,經由周總理整理的關鍵材料,纔形成八屆十一中全會上構成對劉緻命一擊的核心材料。劉冰的這個迴憶錄最大的價值就在於其所述自身兩次上述毛主席的經曆。劉上書告”主席兩個兵“狀的信通過鄧小平轉毛,引來毛批示,是導緻鄧第三次下颱的因素之一。信隻是由頭,錶麵是教育路綫之爭,實際上還是對待文革的態度和權力歸屬的問題,一如第二次廬山會議上要不要”設國傢主席之爭“。《風雨歲月》這本書主觀性很強,對人物的評價也未必客觀,一方麵對蔣南翔過於褒揚,另一方麵則對吳德惡評連連,完全以個人的得失和他們與自己關係為轉移。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