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开复,2009年创立创新工场,一个全方位的创业平台,旨在培育创新人才和新一代高科技企业。曾先后在苹果、SGI、微软、谷歌等公司担任要职,1998年亲手创办微软中国研究院(后更名为微软亚洲研究院),2000年就任微软公司全球副总裁,成为比尔·盖茨的七位高层智囊之一。2005年,加入谷歌公司,任全球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裁。
祖籍四川,1961年12月生于台湾。11岁留学美国,1988年获得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系博士学位。他开发了全球第一个“非特定人连续语音识别”系统,被美国《商业周刊》评为1988年最重要的科学发明。他开发的“奥赛罗”人机对弈系统,击败了人类世界冠军。他还是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院士和精英组织百人会的副会长。
范海涛,毕业于西南政法大学,新闻、法律双学士。16岁成为北京市中学生通讯社记者,为《北京青年报》下属报纸《中学生时事报》撰稿。现为《北京青年报》财经新闻记者,2005年开始专注互联网领域的报道。
《世界因你不同:李开复自传》是李开复唯一的一本自传,字里行间,是岁月流逝中沉淀下来的宝贵的人生智慧和职场经验。捣蛋的“小皇帝”,11岁的“留学生”,奥巴马的大学同学,26岁的副教授,33岁的苹果副总裁,谷歌中国的创始人,他有着太多传奇的经历,为了他,两家最大的IT公司对簿公堂。而他的每一次人生选择,都是一次成功的自我超越。
透过《世界因你不同:李开复自传》这本自传,李开复真诚讲述了他鲜为人知的成长史、风雨兼程的成功史和烛照人生的心灵史,也首次全面披露了他亲历的苹果、微软、谷歌等IT巨头风云变幻的内幕。意真情切,字字珠玑。
抓住一切去探寻生命的意义,总有一天,世界将因你不同。
320分钟以成长、选择、成功和创新为主题的演讲视频目录:
1、 李开复谈创新思维(CCTV《我们》)
2、 创新在21世纪的新角色(视频来自优米网《创新中国》);
3、 移动互联网在未来的市场和需求(视频来自优米网《创新中国》);
4、 成长中的十个启发(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5、 成功之道(中国人民大学);
6、 如何成为出色的演讲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话说最先得知这本书是因为锵锵三人行里面的推荐。看节目里面的李开复谈吐得体,一副高级精英的模样,遂产生了兴趣,在卓越看看发现定价也不是很贵,就定了。入手之后便开始阅读,着实时髦了一回。毕竟这可算是近期很新的一本书了。 书的印刷装帧做的很精致,自然没话说。就内容...
评分不算书评吧,转帖自己的一篇日志。 其实我也只是因为那一句“要有勇气改变你所能改变的,要有胸怀接受你不能改变的,同时要智慧地区分二者”打动了我,所以我决定一睹全貌。 这是一部与人合著的自传,从童年一直写到现在,从台湾到美国,从大学到博士,从学校到社...
评分读了李开复自传《世界因你而不同》,感觉内容诚恳充实,语言风趣机智。虽有记者为李开复润饰文字,但每个章节都交待得不含糊,可见认真。 “认真”可谓我对开复的认识。当年的天才学生、老成稳重的职业经理人、孝顺贴心的儿子、诲人不倦的大学生导师、可爱的丈夫可亲的父亲、...
评分不算书评吧,转帖自己的一篇日志。 其实我也只是因为那一句“要有勇气改变你所能改变的,要有胸怀接受你不能改变的,同时要智慧地区分二者”打动了我,所以我决定一睹全貌。 这是一部与人合著的自传,从童年一直写到现在,从台湾到美国,从大学到博士,从学校到社...
评分前阵瞎忙,攒了一批书没能看,这两天偷闲,先把开复的自传看完。开复是个真诚的人,只有真诚的人的文字,才能让我作为睡前读物。读毕,新想法不多,但仍愿意付诸笔端,算是做个读书笔记吧。 本人对于名人自传的一贯态度谨慎,开复的也不例外。曾经只翻过几页《墨迹》...
这本书至少能让你明白一个道理“follow your heart”
评分我重读的时候曾经的高中同学给我发短信说李开复要去他们学校演讲了 他想告诉我上大学后这样的机会有很多 那可能是我第一次听说李开复/本书再一次说明天赋是多么重要 家庭亦然 即使是需要自己打工挣学费/有爆料吧/我想借的是封面是李开复那个普及版 借到的是这个像圣经一样的黑色封皮/叶莺说世界因你而不同是男人的说法 太狂妄 只是你不同了 世界才不同 看着其实李没那么狂 只不过是make a difference 再一次说明 先牛逼就能吹牛逼 你有这样的经历也可以说世界因你而不同/描写他父母初见那段真像写小说/本书再次说明男人先成家再立业的重要性 o(╯□╰)o/书写得挺好 原来还有个合著者 他一定帮他在结构和语言上润色不少/还有那些变态的井盖题目原来他就是始作俑者
评分欣赏七分,钦佩二分,用到一分便足已。 人的成功是不可复制的,尤其是像开复这种。 不过真的很向往Apple、Microsoft、Google这种大公司,当然我也知道,想想罢了。I am even not a coding man
评分成长和教育观念都挺启发人。
评分李开复的这本自传也还算是写得比较老实的,起码我没有感觉到太高的逼格——和李开复其人一样。虽然网上的人对李的职业操守和跳槽时机以及“创新工厂”的创新有不同的意见,但是并不影响我去看看他本人的说法,而且他自己的说法也并没有太多的马后炮,事实偏多。所以也还是值得一看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