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井荷風(1879—1959)
日本唯美派文學代錶作傢。一九〇二年以自然主義傾嚮小說《地獄之花》登上文壇,代錶作有小說《梅雨時節》和隨筆集《斷腸亭雜稿》等,作品不少描寫花街柳巷生活,抨擊瞭明治末年社會的庸俗及醜惡,充滿唯美注意和懷舊之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作品被禁,一九五二年獲日本政府頒發的文化勛章,一九五四年當選為藝術院會員。
——物哀文化江戶情趣的風俗畫
——唯美反俗精神下的文明批評
《地獄之花》由六篇中短篇小說構成,成書於一九〇二年,作品深受左拉的自然主義文學影響,字裏行間無不充滿作者自身生活和人生看法的影子。
《地獄之花》通過一位女教師的遭遇,反映瞭明治時代女性決心衝破世俗觀念、爭取自由幸福的思想。《隅田川》通過一個青年棄學而憧憬藝人生活的故事,以甜美的詩情、懷古的幽思描寫瞭隅田川畔的風土人情。《梅雨前後》是一篇描寫咖啡館女招待生活的風俗小說。《墨東趣譚》以隨筆風格敘述瞭老作傢與妓女的交往,通過對景緻、風俗的描繪以及對戰爭、世態的諷刺錶達瞭作者的人生觀點。《積雪消融》寫一個女招待在積雪消融的日子到曾經拋棄妻兒、現又落魄的父親傢後産生的溫暖父女情。《兩個妻子》通過描寫兩個丈夫齣軌的妻子的一喜一憂,再現瞭當時有閑階級的生活。
在日本近代文学家的名册里,永井荷风仿佛永不过时的代名词,这个出身日本上流社会却甘愿混迹市井的弃子,不但是日本唯美主义文学的先行者,同时还是日本现代文学色道文学当之无愧的鼻祖.以其特立独行我行我素的风格在日本近代文学史的殿堂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他的追随者甚至...
評分地狱首先给人一种幻灭,死亡的恐惧,然而在这样的名词中产生出象征着希望和梦想的花朵,让人感叹和惊讶。
評分刊于《新京报》2010年9月11日 文/陈嫣婧 永井荷风,作为日本“唯美派文学”的鼻祖,活到80岁,隐居40年,不接受任何职位,没有妻儿,死在没有人知道的陋巷里。吉田精一说他是一个“生活得如此彻底的人”。 其实永井荷风并不是一开始就是颓废的,很多专家指出他与在他之后成...
評分刊于《新京报》2010年9月11日 文/陈嫣婧 永井荷风,作为日本“唯美派文学”的鼻祖,活到80岁,隐居40年,不接受任何职位,没有妻儿,死在没有人知道的陋巷里。吉田精一说他是一个“生活得如此彻底的人”。 其实永井荷风并不是一开始就是颓废的,很多专家指出他与在他之后成...
評分市井濡濕情 旖旎話風月 梅雨泥中荷 自在放浪漢——似乎本居宣長說過悖德的淤泥可栽齣美麗荷花之類的 該去找來看看 我覺得這完全就是永井荷風 ps.墨東綺譚以前看過 其他最喜歡隅田川和梅雨前後 後一篇完全電影感 連卡司都自帶瞭曆曆在目
评分第一篇就值五星
评分作者無意對劇情的開展花費過多的心思,似乎劇情也是場景的鋪墊,細節的描寫而存在,讀這類的純文學最好事先看過幾部早期的昭和文藝片,這樣纔能對作者細膩柔和以至於繁瑣的筆調産生共鳴。連作者都在作品裏像自嘲般稱自己的場景描寫過於多,而對人物的心理活動過少,但其實這就是告訴我們,他隻是想錶達場景的美,通過場景的美來構造人物的內心活動,甚至是掌控整篇文章,這就是作者領悟到的自然主義,同時,自幼對中日古典文化的耳濡目染,所有的場景刻畫描寫完全脫胎於詩詞的意象,這一點在戰後日本文學似乎已經成為瞭絕響。順便一說,譯者真的是阿拉上海寜啊,什麼順道過來彎一下,軋齣瞭苗頭,拎的清,潷調湯水,碰到這裏我都自然而然用方言讀過,莫名有趣,所謂譯者再造之功,想來不過如此。當然這也是仁者見仁的問題瞭。
评分婊子與牌坊的故事。
评分<梅雨時節>寫得好看。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