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学术概论》是梁启超先生治清学史的代表著作。作者以时代为经,把有清一代学术思潮之流转分为启蒙期(生)、全盛期(住)、蜕分期(异)、衰落期(灭)四个时期,各述其要;又以人物为纬,对清代各时期的重要学派和代表人物的学术成就、学术观点、主要著述、师承关系等提纲挈领、择要发挥,堪为了解清代学术思想的入门经典。
以佛典之生住异灭喻清代学术思潮,将其划分为启蒙期、全盛期、蜕分期和衰落期。四个时期完成了清代学术的全过程,总的又构成了中国古代文学思潮史上继汉之经学、隋唐之佛学、宋明之理学之后的清代考证学。 文化和学术,作为一个社会软实力的体现,总是呈现出潜伏期和盛行期的不...
评分清代学术概论 梁启超撰 朱维铮导读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8.1 P35 “学者当不以人蔽己,不以己自蔽;不为一时之名,亦不期后世之名;有名之见,其弊二:非掊击前人以自表暴,即依傍昔贤以附骥尾。……私智穿凿者,或非尽掊击以自表暴,积非成是而无从知,先入为主而惑以终身;或...
评分久仰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大名,之前也浏览过朱维铮的导读,不过直到近期才读完,很好读,几乎是一气读完,读毕感叹几点: 一、名为概论,名副其实,勾勒清代学术的轮廓极精洽,虽为粗线条,却很丰满传神; 二、对研究方法的归纳很实用,如顾炎武的贵创、博证、致用,戴震的...
评分人民文库丛书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 2008-12 页数: 195,近16开 定价: 20.00元 蓬莱阁丛书 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年: 1998-01 页数: 112,32开 定价: 11.00元 两种版本字号差不多,上古本有导读,有注释;人民本无导读,无注释,后面多附录《中国古代学术流变研...
评分粗粗翻了一遍,喜欢谭嗣同。
评分“学者当不以人蔽己,不以己自蔽。不为一时之名,亦不期后世之名。有名之见,其蔽二:非掊击前人以自表暴,即依傍昔贤以附骥尾。……私智穿凿者,或非尽掊击以自表暴,积非成是而无从知,先入为主而惑以终身;或非尽依傍以附骥尾,无鄙陋之心,而失与之等。……(《东原文集》答郑用牧书)”
评分读到93页,半文言读起来太累,还是泛泛而谈。如果要研究清代学术,这可算文献综述了吧。但抢清代学术潮流比作文艺复兴,未免夸张。
评分任公写的很好,只是这书排版应是过于仓促,应与原本差距很大。这本书任公深入浅出,可以说是微言大义,字里行间便把自己于学术之理想与操守道出来。另外任公不愧为国学之集大成者,于此乱世仍不失文化之自豪。任公作此书盖为时代开新风气及予国之学者之自信也。
评分1、“自秦以后,确能成为时代思潮者,则汉之经学,隋唐之佛学,宋及明之理学,清之考证学,四者而已。” 2、“综观二百余年之学史,其影响及于全思想界者,一言蔽之,曰“以复古为解放”。第一步,复宋之古,对于王学而得解放。第二步,复汉唐之古,对于程朱而得解放。第三步,复西汉之古,对于许郑而得解放。第四步,复先秦之古,对于一切传注而得解放。” 3、“然则炎武所以能当一代开派宗师之名者何在?则在其能建设研究之方法而已。约举有三。”——贵创、博证、致用 4、“要而论之,清代学术,在中国学术史上,价值极大;清代文艺美术,在中国文艺史美术史上,价值极微”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