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s Man a Future?—Dialogues with the Last Confucian根据梁漱溟先生1980年与美国艾恺教授对谈录音整理而成,并由艾恺教授亲自翻译成英文。谈话中,梁漱溟先生论述了儒释道各家的文化特点及代表人物,涉及诸多政治文化名人(陈独秀、毛泽东、蒋介石、梁启超等),回顾了先生一生重要活动(任教北大、从事乡建运动、创建民主同盟等),内容丰富,因此可作为了解与研究梁漱溟先生思想与活动及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重要参考。
梁漱溟(1893年10月18日-1988年6月23日),原名焕鼎,字寿铭。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爱国民主人士,著名学者、国学大师,主要研究人生问题和社会问题,现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有“中国最后一位儒家”之称。梁漱溟受泰州学派的影响,在中国发起过乡村建设运动,并取得可以借鉴的经验。代表作有《乡村建设理论》、《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人心与人生》、《中国文化要义》等。
艾恺(Guy Salvatore Alitto),1975年获美国哈佛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师从费正清、史华慈,是当代最活跃、最有影响力的汉学家之一,在梁漱溟研究上堪称第一人,现任芝加哥大学历史教授。著有《最后的儒家》、《这个世界会好吗?》、《南京十年的乡村建设》、《世界范围内的反现代思潮》等。
<这个世界会好吗>去年1月出的书。当时各家媒体跟得蛮紧,眼下的书评很容易就能起到让人根本不想去读原著的作用。直到前两天,和人换来一本,随手翻完了。 内文设计得不错,访谈录好读得多,多少有点看名人八卦的意思。梁对一干风云人物的点评:晏阳初缺乏哲学头脑、看得浅,胡...
评分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艾恺(Guy S.Alitto)著有《最后的儒家——梁漱溟与中国现代化的两难》(The Last Confucian—Liang Shuming and the Chinese Dilemma of Modernity)一书。艾氏为印证事实,订正该书未尽正确、周详之处,1980年8月特来华专访梁漱溟先生,长谈十余次。 ...
评分小满 08.4.11 我一直认为文章体现的是作者的理想,而生活则是文章打了折扣。这也是为什么古代有圣人而今天没有的原因--我们看了他们的文章就以为他们就是那样的人,实际如果孔子、老子活在今天,肯定不会有那么高的地位,我们会发现他们也就是普通人,或者最多...
评分了解一位睿智老人对这个世界的看法蛮有趣的,梁漱溟认为能拯救这个世界的最后还是儒家思想。其实中国文化的要义就是把人与自然、与社会、与人自身的平衡与和谐作为最终目标。 牢记住了一句话:学问是解决问题的,好的学问是解决自己的问题。
评分俩人对话是中文的,我就想看中文的,图书馆没有看了这个。
评分没读完,可再读。
评分可入选《中老年微信鸡汤经典摘抄》
评分有时候我想,我们这一代人的思想,与上一代人的思想差距真是好大,有时候两代人,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但是,当看到梁先生的书时,就感觉,我们这代人,正在经历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评分没读完,可再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