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社会分层

当代中国社会分层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李强
出品人:
页数:294
译者:
出版时间:2010-4-1
价格:40.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303107605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社会学
  • 社会心理学
  • 社会分层
  • 中国研究
  • 社会学·社会分层
  • 中国政治
  • 经济学
  • 当代中国
  • 社会分层
  • 中国社会
  • 阶层结构
  • 社会学
  • 当代社会
  • 阶层流动
  • 社会不平等
  • 城市社会
  • 群体差异
  • 社会变迁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当代中国社会分层:测量与分析》内容简介:北师大出版社组织出版“当代中国社会学家文库”系列丛书,特邀我将一些社会学方面的研究、著述结集出版。回想我最初进入社会学研究领域,应该是始于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当时,我正在中国人民大学读本科生和研究生。不过,当时的人民大学还没有成立社会学系,也基本上没有社会学方面的课程,所以,我对于社会学的学习应该属于自学。

作者简介

李强,1950年生于北京,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清华大学首批文科资深教授,北京市社会学会会长。曾任中国社会学会会长,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院长等。研究领域涉及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城市社会学、应用社会学、社区研究等。兼任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届、第七届社会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等,任多种学术刊物的编委。著有《多元城镇化与中国发展》《社会分层十讲》《农民工与中国社会分层》等著作20余种,发表学术论文270多篇。曾获得“全国模范教师”称号,并多次获得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等学术奖励。

目录信息

diyi章 怎样理解社会结构与社会分层?
一、什么是社会结构与社会分层?
二、谁得到了什么?为什么得到?
三、研究社会结构、社会分层对于我们有什么意义?
第二章 中国社会结构的特征
一、社会差异巨大
二、城乡分野
三、金字塔社会结构
四、身份社会
五、官民社会
六、精英层的巨大作用
七、社会基层群体的重大社会功能
八、社会流动机制
九、家庭纽带弥合社会差异的重要功能
第三章 怎样测量社会分层?
一、研究经济收入和经济地位测量的难度
二、测量贫富差距、地位差别的具体方法
三、职业声望测量
第四章 改革开放以前中国社会分层结构的特点
一、非财产型的社会分层结构
二、比较“均等化”的收入分配政策
三、社会身份的分层体系
四、整体型的社会聚合体
第五章 改革以来中国社会分层结构的变迁
一、身份制的变化
二、经济分层取代政治分层
三、贫富差距的扩大
四、社会中心群体与社会边缘群体关系的变化
五、新的社会阶层的形成
第六章 政策变量对于社会分层结构的重大影响
一、政府主导型社会与社会分层受政策影响的特点
二、三大历史事件及其政策变量对社会分层结构的影响
三、1992年邓小平南巡后,政策对分层结构的影响
四、提出“更加注重社会公平”的口号以后,新的政策对分层结构的影响
第七章 贫富差距与社会公平
一、社会学与收入分配关系的研究
二、我国收入分配、贫富差距问题的现状
三、贫富差距与社会稳定
四、市场转型与贫富差距
五、贫富差距与社会公平
第八章 中国的高收人群体
一、怎样调查高收入群体?
二、谁是高收入群体?
三、高收入群体的年龄、教育与社会来源
四、高收入群体与住房
第九章 关于中产阶级理论与西方国家中产阶级现状
一、中产阶级理论的来源
二、统一的中产阶级还是分裂的中产阶级
三、关于东亚中产阶级的研究
四、西方国家中产阶级的现状
第十章 中国的q-,产阶层
一、从经济上区分的中产阶层
二、从教育和职业上区分的中产阶层
三、中国中产阶层的五个集团
四、中国中产阶层的社会功能与社会责任
第十一章 “丁字形”的社会结构与低收人群体问题
一、国际社会经济地位指数(isei)与“丁字形”的社会结构
二、丁字形结构、两极型社会的核心是城乡关系问题
三、丁字形社会结构与“结构紧张”
第十二章 城乡分层与市民和城市农民工的关系
一、1949年以来,农民与市民社会交往的历史变迁
二、流入城市农民与城市居民之间的矛盾与冲突
三、正确处理流入城市农民与城市居民的关系
第十三章 转型时期城市“住房地位群体
一、怎样理解我国现阶段的住房地位群体
二、多元社区与六种住房地位群体
三、六种住房地位群体在经济收入、生活水平和受教育程度方面的差异
四、六种住房地位群体居住条件的差异
五、六种住房地位群体获得住房方式的差异
六、结论
第十四章 住房改革与社会分层秩序的构建
一、住房实物分配体制中的不均等
二、住房体制改革与社会分层的再生产
三、基于财产的社会分层秩序的建立
第十五章 对我国理论界社会分层理论的回顾
一、阶级分层的理论与实践(新中国成立至1957年)
二、政治分层理论与实践(1957-1978年)
三、向“客观阶级结构”回归(1978年底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
四、贫富差距的大讨论(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
五、分层研宄分析模型的多元化趋势(20世纪90年代至今)
第十六章 我国社会学界关于社会分层的研究
一、对现阶段中国社会分层结构的总体研究
二、对贫富差距问题的研究
三、对改革开放以来新中间阶层的研究
四、2008年社会学界社会分层研究的新观点
五、社会分层研究的前瞻
第十七章 结语:未来30年中国社会分层结构变迁展望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序言 1、由于人们的分层地位不同,对于同一个问题往往可能给予不同的乃至截然相反的答案。 2、好课:苗力田教授的欧洲哲学史,徐大同教授的西方政治思想史,吴大琨教授的美国经济,吴易风教授的西方经济学等等。 正文 1、社会分层是指社会成员、社会群体因社会资源占有不同而产...  

评分

本书是2019年7月出版,感觉观点应该比较接近现实。读了之后发现这本书主要在讲中国社会各阶层的演变,主要讲了当代中产阶层特别是中下阶层的形成、发展和特征,以及怎样提升中下阶层生活水平,运用了大量的社会调查,数据比较详实可信,是比较接地气的社会学作品,但是实验数据...  

评分

主旋律之作。将严谨高深的学术问题演绎得明白易晓,通俗好学。1979改革开放以先,施行平均主义分配政策,居民收入差距小,开放之后,从80年代中后期始,贫富差距愈益明显,社会人群分层化,各阶层在经济、职业、教育诸方面差异显著。之所以不用“阶级”说,作者给出两个理由。...  

评分

主旋律之作。将严谨高深的学术问题演绎得明白易晓,通俗好学。1979改革开放以先,施行平均主义分配政策,居民收入差距小,开放之后,从80年代中后期始,贫富差距愈益明显,社会人群分层化,各阶层在经济、职业、教育诸方面差异显著。之所以不用“阶级”说,作者给出两个理由。...  

评分

读到超过三分之二,读不下去了,作为外行人,看到2019年年中出版的书,大量的调查数据都是2010年前的,对于数据所反应出的结论实在难以让人信服,这也可能是社会调查不容易的地方,数据实在太不易得。内容的重复性很高,章节、段落行文的格式很学术,但具体语句的叙述却很口语...  

用户评价

评分

分析了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社会分层结构的变迁和主要社会问题,并提供了翔实的社会学数据,有无社会学基础的人都可以读懂~

评分

分析了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社会分层结构的变迁和主要社会问题,并提供了翔实的社会学数据,有无社会学基础的人都可以读懂~

评分

喜歡分析到位

评分

分析了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社会分层结构的变迁和主要社会问题,并提供了翔实的社会学数据,有无社会学基础的人都可以读懂~

评分

要不是因为作者我才不给五颗星呢嗯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