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實用針灸學

中國傳統實用針灸學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山西科技
作者:範其雲 編
出品人:
頁數:409
译者:
出版時間:2010-1
價格:23.00元
裝幀:
isbn號碼:9787537735445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針灸學
  • 中醫
  • 傳統醫學
  • 養生
  • 健康
  • 穴位
  • 經絡
  • 圖解
  • 臨床
  • 實用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中國傳統實用針灸學》內容簡介:中國傳統針灸學是以經絡學說為理論基礎。經絡是不能以解剖觀點來解釋的。然而近代有些學者,試圖以神經係統理論來取代經絡學說,而且已形成一派。我是搞中醫編輯工作的,作為編輯,很重要的一條就是不能把自己的觀點強加於人,要尊重各傢在學術上的獨特見解。但編輯畢竟有自己的觀點。

我是一直從事研究中醫傳統針灸的,對經絡學說做瞭大量的臨床驗證工作,並信而有徵。所以,我是屬於傳統針灸學派,亦即寫此書的觀點。

著者簡介

圖書目錄

第一章 經絡總論 第一節 對經絡應有的認識 第二節 經絡的含義(定義) 第三節 經絡的具體分類 第四節 十二經脈的命名 第五節 十二經脈名稱的含義 第六節 十二經的分布規律 第七節 十二經的錶裏關係 第八節 十二經流注次序 一、十二經流注總趨勢 二、十二經運行總示意圖(十二經脈流注次序) 三、經脈運行十二字歌 第九節 人體氣血運行規律 第十節 經絡的作用(功能)第二章 經絡各論 第一節 十二經脈 一、手太陰肺經 二、手陽明大腸經 三、足陽明胃經 四、足太陰脾經 五、手少陰心經 六、手太陽小腸經 七、足太陽膀胱經 八、足少陰腎經 九、手厥陰心包經 十、手少陽三焦經 十一、足少陽膽經 十二、足厥陰肝經 第二節 奇經八脈 一、督脈 二、任脈 三、衝脈 四、帶脈 五、陰維脈 六、陽維脈 七、陰蹺脈 八、陽蹺脈 第三節 十五絡(彆絡)第三章 腧穴總論 第一節 腧穴的分類 第二節 腧穴的作用 第三節 腧穴的命名 第四節 腧穴的定位 第五節 特定穴 一、原穴、絡穴、郤穴 二、俞穴、募穴 三、八會穴 四、八脈交會穴 五、五輸穴 第六節 選穴法 第七節 配穴法第四章 刺灸法 第一節 刺法 一、針具 二、練針 三、體位 四、取穴定位 五、消毒 六、進針方法 七、進針角度 八、針刺深度 九、得氣 十、針刺強度 十一、補瀉 十二、齣針 十三、針刺禁忌 十四、異常情況的處理 第二節 灸法 一、艾炷灸 二、艾條灸 三、溫針灸 四、施灸禁忌 附:拔罐法第五章 腧穴各論 第一節 手太陰肺經穴 中府 雲門 天府 俠白 尺澤 孔最 列缺 經渠 太淵 魚際 少商 第二節 手陽明大腸經穴 商陽 二間 三間 閤榖 陽溪 偏曆 溫溜 下廉 上廉 手三裏 麯池 肘髎 手五裏 臂牖 肩髑 巨骨 天鼎 扶突 口禾髎 迎香 第三節 足陽明胃經穴 承泣 四白 巨髎 地倉 大迎 頰車 下關 頭維 入迎 水突 氣捨 缺盆 氣戶 庫房 屋翳 膺窗 乳中 乳根 不容 承滿 梁門 關門 太乙 滑肉門 天樞 外陵 大巨 水道 歸來 氣衝 髀關 伏兔 陰市 梁丘 犢鼻 足三裏 上巨虛 條口 下巨虛 豐隆 解溪 衝陽 陷榖 內庭 厲兌 第四節 足太陰脾經穴 ……第六章 耳針療法第七章 針灸臨床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