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書法批評史

中國書法批評史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天津古籍齣版社
作者:中國教育學會書法教育專業委員會
出品人:
頁數:298
译者:
出版時間:2010-7
價格:32.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806967782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書法
  • 評論
  • 曆史
  • 書論
  • 書法理論批評
  • 書法
  • 書法史
  • 中國書法
  • 書法批評
  • 藝術史
  • 中國藝術
  • 文化
  • 曆史
  • 美學
  • 藝術理論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大學書法教材•中國書法批評史》為“大學書法教材”之一,由中國教育學會書法教育專業委員會編著。全書介紹瞭“書法理論的淵源”、“漢代書法理論的發展”、“魏晉南北朝:自覺時代的自覺理論”、“唐代尚法理論的形成”、“宋代尚意理論的確立”、“藉古開今的元代書學理論”、“明代書論的沉滯與反叛”等內容。

著者簡介

圖書目錄

第一章 書法理論的淵源/1 第一節 從混沌到有序:書法理論的濫觴形態/1 第二節 “六書”的文化底蘊與藝術指嚮/3第二章 漢代書法理論的發展/11 第一節 書法理論審美意識的覺醒/11 第二節 許慎書法審美觀念的主體立場/12 第三節 從崔瑗到蔡邕:書法理論審美視角的轉換/14 第四節 趙壹的《非草書》與儒學對書法的滲透/16第三章 魏晉南北朝:自覺時代的自覺理論/20 第一節 書法自覺的精神基石/21 第二節 象意之辨與“意”的深化/23 第三節 書法審美觀的完備化/28 第四節 創作思想的成熟化/33 第五節 意象批評模式的確立/49第四章 唐代尚法理論的形成/63 第一節 南北書風閤流與“法”的確立/63 第二節 “法”的建立:初唐技法理論/64 第三節 “法”與“意”的調和:孫過庭《書譜》/72 第四節 “神”格的確立:張懷璀書論/76 第五節 “法”的沉滯:中晚唐技法理論/80 第六節 “情”的抒發:韓愈《送高閑上人序》/83第五章 宋代尚意理論的確立/87 第一節 “逸”的思想環境的生成與北宋書論的基本格局/87 第二節 “墨戲”與尚意理論的倡導/91 第三節 生命人格的觀照:蘇東坡書論/94 第四節 尚韻惡俗:黃山榖書論/97 第五節 機鋒棒喝:米芾書論/103 第六節 尚意理論的弘揚:硃長文與董迫/104 第七節 意的衰落:南宋書法理論的流變/105第六章 藉古開今的元代書學理論/117 第一節 元代書法復古主義的思想基礎/117 第二節 晉韻唐法的崇尚:元代書法復古主義的理論基點/119 第三節 “法”的皈依:對傳統的再認識/121 第四節 “入古齣新”:傳統技道觀的重塑/124 第五節 “用筆韆古不易”:趙孟頫書論的核心/128 第六節 《衍極並注》:言簡意賅的本文與詳切的注解/132 第七節 對“古法"的崇尚與對技巧的關注/135 第八節 楊維楨的性情說/141第七章 明代書論的沉滯與反叛/144 第一節 明代書論的復古基調與反叛意識/144 第二節 祝允明、徐渭書論與反帖學思潮/147 第三節 “中和”的倡導:從豐坊到項穆/149 第四節 董其昌的禪宗書論/154第八章 清代碑學理論的建構/159 第一節 清前期書論大勢/159 第二節 “揚拙存道”:傅山的“四寜四毋”理論/162 第三節 碑學的前奏:阮元與二《論》/168 第四節 碑學的深化:包世臣與《藝舟雙楫》/173 第五節 批評的辯證:劉熙載與《書概》/179 第六節 古典書學的終結:康有為與《廣藝舟雙楫》/192古典書論選讀/213後記/299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其實應該是書法理論史?缺乏近現代、當代部分。啓功說拿看書論的時間多臨帖,也有點絕對吧?

评分

其實應該是書法理論史?缺乏近現代、當代部分。啓功說拿看書論的時間多臨帖,也有點絕對吧?

评分

書法在於日夕臨池之功外亦須古今品賞之能哉!蓋善學書者指上用工,眼底見識,胸中氣膺兼具乃可成傢數。 此教材之書,齣則為教,入則為學。夫教材者,所重者:中、確、博、通也,固非一傢之言,而垂韆古之重。 既受此書,當取其用,摒門戶之見,通時代之學。有益於吾書者善得之,悖於吾識者慎推之。

评分

書法在於日夕臨池之功外亦須古今品賞之能哉!蓋善學書者指上用工,眼底見識,胸中氣膺兼具乃可成傢數。 此教材之書,齣則為教,入則為學。夫教材者,所重者:中、確、博、通也,固非一傢之言,而垂韆古之重。 既受此書,當取其用,摒門戶之見,通時代之學。有益於吾書者善得之,悖於吾識者慎推之。

评分

書法在於日夕臨池之功外亦須古今品賞之能哉!蓋善學書者指上用工,眼底見識,胸中氣膺兼具乃可成傢數。 此教材之書,齣則為教,入則為學。夫教材者,所重者:中、確、博、通也,固非一傢之言,而垂韆古之重。 既受此書,當取其用,摒門戶之見,通時代之學。有益於吾書者善得之,悖於吾識者慎推之。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