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880—1939年的英國文學界,許多聲名顯赫的大人物一直作為現代文學的開拓者、現代主義的急先鋒,備受尊崇。他們的作品也被奉為經典,成為今日英美文學愛好者或學習者必讀的書目。然而,約翰·凱裏在這部著作中對現代之初的知識界發動瞭猛烈攻擊,他以清晰的條理和富於雄辯的論述嚮我們揭示瞭現代文學的大人物們身上的陰暗麵,將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受人尊重的有影響的文學偶像徹底打破。這部著作一經問世,便一石激起韆層浪,引起強烈的社會反響。有人評論:“凱裏的深刻著作既有啓發性,又令人不安”。因此,這部著作雖然存在不少值得商榷之處,卻仍然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約翰·凱裏(1934— ) 英國最傑齣的批評傢之一,1976—2001年任牛津大學英語教授,現任《星期日泰晤士報》首席書評人,1982年和2004年兩度擔任布剋奬評委會主席,2005年任首屆布剋國際奬評委會主席,以其平民主義的反精英論調和對於高雅文化的搗毀偶像式觀點而備受矚目。
这部书我是最不应该看的,自视甚高,谁都瞧不起,不想工作,如果我看了,会认为这些是理所当然的,天生贵族,这是我最喜欢的话题,认为自己与众不同,其他人,不崇拜自己,不听从自己,不崇拜自己的人都是粗鲁的无文化的,他们应该为我送上金钱,因为我高人一等,这是我最真实...
評分 評分(原载《文景》2009年10月号) 一 英国作家C·S·路易斯对当代读者群做过这样的分类:文学的读者与非文学的读者。对前一类读者而言,“阅读某部文学作品的体验如此重大,只有爱情、宗教、丧亡的体验可以比拟”;而对后一类读者来说,文学并不是必...
評分我知道我知道,我应该把心目中的“知识分子形象”更换成老电影《乡村女教师》里的瓦尔瓦拉·瓦西里耶夫娜,草根的、善良的、身体力行的、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但是很顽固地,我已经在脑海里“预存”了一个“知识分子”的标准形象,也不知道是从哪里捡来的,“他”,一副整...
文化上的等級是個客觀事實,但我討厭的是精英們一方麵鄙視大眾的文化品位,另一方麵又打著民主的旗號,這種虛僞是我不能忍受的。
评分知識分子的勢利和偏見被作者毫不留情地衊視,對於18世紀末、19世紀初的社會動蕩也有瞭更深刻的批露。而國外文學界那些善用修辭的高手,往往在偏狹中走得更加徹底,其共同營製的意識氛圍則視大眾為玩偶、蠢貨、粗鄙的動物。不過也許到頭來除瞭希特勒,其他人也不過是顧影自憐吧。
评分很有啓發...對吧...特彆當我在知識分子和大眾的邊緣
评分角度非常獨特的一本書,起初讀時我是站在作者的對立麵的,但漸漸理解瞭作者的意圖後,最終與他的想法達成共識。這本書讓我想起瞭最近微博很火的500金的文章。
评分看不下去 最多做論文參考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