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岛眷村

宝岛眷村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张嫱,居住在北京的台湾人。台湾政治大学本科,美国波士顿大学硕士,北京清华大学博士,中国传媒大学及中国青年政治学院讲师,棱聚商务咨询创意总监。从事文化创意产业研究及咨询工作,拍摄记录片,研究流行文化,专注于偶像崇拜与粉丝文化研究。自称“文化买办”,“有机知识分子”,文化产业网站(www.wenhuaindustry.cn)创办人。

出版者: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作者:张嫱
出品人:
页数:213
译者:
出版时间:2010年1月
价格:38.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300115832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台湾 
  • 历史 
  • 眷村文化 
  • 眷村 
  • 文化 
  • 宝岛眷村 
  • 张嫱 
  • 兩岸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1949年,一百多多万国民党军队及家属带着不同的乡音、记忆和创伤,从大陆撤退到台湾。六十年来,他们心中带着重返大陆的期望,在眷村从暂时落脚到落地生根,从第一代到第二代人乃至第三代。而眷村,也从暂居之所,逐渐变为故乡。

六十年,一甲子的光阴,有太多可以记述,也有太多可以遗忘。不管记忆或忘却,历史从来没有离开我们。在这条时间的长河里,我们每个人都是参与者,每个人都有故事。差别只在,有些故事波涛汹涌如大江大海,有些故事缓慢清淡如小溪小流。

于是,我们邀请了15位不同领域、不同世代的人物,细细诉说眷村的一切。他们是朱天心、赖声川、王伟忠、张茂桂、毛训容、李俊贤等。他们就像15台照相机,在深浅不一的聚焦中,呈现出一幅幅即将消逝的眷村图景:眷村的形成、眷村的现状、眷村的凋零和保存、眷村文学、眷村爱情、眷村女性、眷村美食、黑帮少年、寻根之旅、家族变迁、眷村方言……所有的叙述,都将告诉你一个真实的台湾。

眷村,见证了台湾六十年的发展,也承载了两岸六十年的情感与记忆。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我其实是想为<宝岛眷村>写一些东西的.没机会看到这部话剧,在北京的三场,时间过了2天之后,才知道已经演完了.也是前一段时间忙的昏天暗地,错过了.某天下班去了光合作用,连同卡佛的那本一起买的. 原本是想春节独自在北京,想家心切的时候用来加重乡愁的,结果不争气,大年三十的早上...  

评分

鬼使神差的从图书馆里借来这本书,但却感到收获颇多,前不久正好和初中同学一起去台湾自由行,在那里留下太多美好,太多不舍,还有····就是太多疑问。手里拿着地图莽撞地穿梭在捷运,一句“需要什么帮助吗?你们是想去哪里”悄然在耳边响起;接过美味的夜市吃食儿,少不...  

评分

◆ 1987年两岸开放探亲伊始,眷村子民如鲑鱼回游彼岸,而人事全非,返乡路径从某个角度看,已经缝合,眷村子民绝大多数已在台湾安居生根,眷村生成故乡,因此,返乡在那一刻,既是回去又是回来。 家乡的模糊,是人类对于土地复杂的归属感。乡愁究竟从何而来? ◆ 什么是台湾...  

评分

从JOYO上收到的书从第81页开始到第97页缺失,代之以重复的第33页至第48页; 全书很多文章内容空泛,居高临下,无具体生动的描写,时代背景N次重复介绍; 第140页赫然写着“在国共战争时期,四爷爷是情报头子戴笠的手下”,第142页写道“四爷爷跟着国民政府来到台湾之后,隹在高...

评分

2010年轉眼就要接近尾聲,在這個跟大家報告寶島眷村這本書在大陸的近況。我們在2月份出版后,在大陸不斷有一些媒體報導,我們第一版出版8000本,在8月份又再版5000本,成績很不錯,謝謝大家。再版的內容改變很少,改了一些錯字,還有對外臺會有更詳盡的介紹,眷村年表有了一些...  

用户评价

评分

以倾诉疗愈伤痛。每次去湾湾前,都试图通过一本书或一部电影多了解一点湾湾,第一次是看电影《赛德克巴莱》,第二次是不需要攻略却一字一句读完了LP,而这次,怕是几年甚至是这辈子最后一次去了,只想更多了解眷村。不仅因为眷村台湾人和大陆人拥有最多的渊源,也因为我同样是无根的,从原乡他乡这个意义上说,干休所无非也是个豪华版的眷村

评分

第一次知道那时(1952年--1959年)为了维系战斗力,防止家事牵挂,蒋政府对撤退到台湾的军队实行“禁婚令”,六十万的士兵,特别是中下层,这样人为的被“命运”。那一代的人,无论海峡的这岸和那岸,人生、生活、家人、性格,都在命运的巨大洪流中随波飘荡。而一切终将随风而去,我们的唏嘘,到底只是想像表层的隔靴搔痒。

评分

第一次知道那时(1952年--1959年)为了维系战斗力,防止家事牵挂,蒋政府对撤退到台湾的军队实行“禁婚令”,六十万的士兵,特别是中下层,这样人为的被“命运”。那一代的人,无论海峡的这岸和那岸,人生、生活、家人、性格,都在命运的巨大洪流中随波飘荡。而一切终将随风而去,我们的唏嘘,到底只是想像表层的隔靴搔痒。

评分

那些破旧的房屋,始终藏着一个梦

评分

总觉得台湾文人之所以分外动人与坚决,是因为所有的梦想和信仰中都附和着剧烈的眷念与疼痛。“我,以身为一个失败者的后代为荣。”能说出这样的话,何尝不是一种深沉的幸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