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主义-列宁专题文集

论马克思主义-列宁专题文集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人民
作者: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编
出品人:
页数:2480
译者:
出版时间:2009-12
价格:313.00元
装帧:
isbn号码:9787010078915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马克思主义
  • 列宁
  • 马恩列斯
  • 苏联
  • 当当读书
  • 马克思主义
  • 列宁
  • 专题文集
  • 政治思想
  • 理论研究
  • 革命理论
  • 社会主义
  • 历史文献
  • 意识形态
  • 哲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列宁专题文集(套装全5卷)(精装)》分五个专题,编为五卷。分别是《论马克思主义》、《论社会主义》、《论无产阶级政党》、《论辨正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论资本主义》。《论马克思主义》精选了列宁各个时期的重要著作、文章、报告、笔记和书信,既注重反映列宁毕生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理论成果以及对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又着眼于适应干部群众学习和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际需要。

《论社会主义》收入列宁著作35篇,相关重要论述51条。列宁在这些著作和论述中阐述了马克思根据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得出的资本主义社会必然为社会主义社会所取代的科学结论;揭示了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发展不平衡的规律,提出了社会主义将首先在少数甚至在单独一个国家内获得胜利的科学论断;论述了马克思关于从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时期的理论和无产阶级专政学说;阐发了马克思关于共产主义社会发展阶段的学说。

《论无产阶级政党》收入列宁著作29篇,相关重要论述50条。在这些著作和论述中,列宁从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际出发,紧密结合党的建设实践,系统地、科学地阐述了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基本原则;通过对第二国际和俄国党内错误思想的分析和批判,阐明了建设新型无产阶级政党必须坚持的根本宗旨、基本理论、组织原则和奋斗目标。

《论辨正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收入列宁著作14篇,相关重要论述13条。列宁著作分两部分编排。第一部分是两本哲学专著:《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节选)和《哲学笔记》(节选);第二部分选收了列宁论述哲学或涉及哲学内容的一些论著,按发表的时间顺序编排,其内容既有关于辩证唯物主义的论述,也有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论述。

《论资本主义》收入列宁著作19篇,相关重要论述26条。在这些著作和论述中,列宁运用唯物史观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批判了俄国民粹派经济学家的错误观点;总结了资本主义在俄国的发展历程;阐释了关于社会分工、资本主义商品生产及其实现剩余价值的条件、资本主义国内市场建立的过程和条件等与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有关的重大理论问题。

作者简介

目录信息

卡尔·马克思(1914年11月) 序言 马克思的学说 哲学唯物主义 辩证法 唯物主义历史观 阶级斗争 马克思的经济学说 价值 剩余价值 社会主义 无产阶级阶级斗争的策略 书目弗里德里希·恩格斯(1895年9月7日[19日]以后)马克思学说的历史命运(1913年3月1日[14日])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1913年3月)马克思和恩格斯通信集(1913年底) 一 概述在马克思恩格斯纪念碑揭幕典礼上的讲话(1918年11月7日)俄国社会民主党人抗议书(1899年8月)我们的纲领(不早于1899年10月)游击战争(节选)(1906年9月30日[10月13日])卡·马克思致路·库格曼书信集俄译本序言(1907年2月5日[18日])《约·菲·贝克尔、约·狄慈根、弗·恩格斯、卡·马克思等致弗·阿·左尔格等书信集》俄译本序言(1907年4月6日[19日]) 对社会民主党内的知识分子机会主义派的经典评价反对抵制(节选)(1907年6月26日[7月9日])马克思主义和修正主义(1908年4月3日[16日]以前)论马克思主义历史发展中的几个特点(1910年12月23日[1911年1月5日])致伊·费·阿尔曼德(节选)(1916年11月30日)论策略书(节选)(1917年4月8日和13日[21日和26日]之间) 第一封信 对形势的估计国家与革命(1917年8—9月) 第一版序言 第二版序言 第一章 阶级社会和国家 1.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2.特殊的武装队伍,监狱等等 3.国家是剥削被压迫阶级的工具 4.国家“自行消亡”和暴力革命 第二章 国家与革命。1848—1851年的经验 1.革命的前夜 2.革命的总结 3.1852年马克思对问题的提法 第三章 国家与革命。1871年巴黎公社的经验。马克思的分析 1.公社战士这次尝试的英雄主义何在? 2.用什么东西来代替被打碎的国家机器呢? 3.取消议会制 4.组织起民族的统一 5.消灭寄生物——国家 第四章 续前。恩格斯的补充说明 1.《住宅问题》 2.同无政府主义者的论战 3.给倍倍尔的信 4.对爱尔福特纲领草案的批判 5.1891年为马克思的《内战》所写的导言 6.恩格斯论民主的消除 第五章 国家消亡的经济基础 1.马克思如何提出问题 2.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的过渡 3.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 4.共产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 第六章 马克思主义被机会主义者庸俗化 1.普列汉诺夫与无政府主义者的论战 2.考茨基与机会主义者的论战 3.考茨基与潘涅库克的论战 第一版跋《共产主义》(1920年6月12日)重要论述摘编注释人名索引……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中国官方马克思主义的来源。对马克思主义组成部分和来源的解释条理很清楚,所以是选择性的。哲学部分都是在重复恩格斯,而不是马克思。强调政治未来导向或者政治经验的部分,却是拿马克思思想里最薄弱的部分做文章。其实,马克思从未把政治建设作为重点,恐怕也是他能力所限。当然,对革命性和批判性的强调是合适的。

评分

中国官方马克思主义的来源。对马克思主义组成部分和来源的解释条理很清楚,所以是选择性的。哲学部分都是在重复恩格斯,而不是马克思。强调政治未来导向或者政治经验的部分,却是拿马克思思想里最薄弱的部分做文章。其实,马克思从未把政治建设作为重点,恐怕也是他能力所限。当然,对革命性和批判性的强调是合适的。

评分

中国官方马克思主义的来源。对马克思主义组成部分和来源的解释条理很清楚,所以是选择性的。哲学部分都是在重复恩格斯,而不是马克思。强调政治未来导向或者政治经验的部分,却是拿马克思思想里最薄弱的部分做文章。其实,马克思从未把政治建设作为重点,恐怕也是他能力所限。当然,对革命性和批判性的强调是合适的。

评分

中国官方马克思主义的来源。对马克思主义组成部分和来源的解释条理很清楚,所以是选择性的。哲学部分都是在重复恩格斯,而不是马克思。强调政治未来导向或者政治经验的部分,却是拿马克思思想里最薄弱的部分做文章。其实,马克思从未把政治建设作为重点,恐怕也是他能力所限。当然,对革命性和批判性的强调是合适的。

评分

中国官方马克思主义的来源。对马克思主义组成部分和来源的解释条理很清楚,所以是选择性的。哲学部分都是在重复恩格斯,而不是马克思。强调政治未来导向或者政治经验的部分,却是拿马克思思想里最薄弱的部分做文章。其实,马克思从未把政治建设作为重点,恐怕也是他能力所限。当然,对革命性和批判性的强调是合适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