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一本通

道教一本通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陝西師大
作者:石橋青
出品人:
頁數:495
译者:
出版時間:2009-12
價格:68.00元
裝幀:
isbn號碼:9787561348130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道教
  • 曆史
  • 中國
  • 道教
  • 道傢文化
  • 宗教文化
  • 中國傳統文化
  • 養生
  • 修煉
  • 哲學
  • 曆史
  • 民俗
  • 文化遺産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道教一本通:獲得今生圓滿的韆年秘徑》:近年來,人們越來越關注中國傳統文化,說到傳統文化,就不得不提道教,道教是中國唯一的本土宗教,源於黃帝和老子,但要說到其正式創立,還是從東漢時期張道陵創立五鬥米道開始,至今已有1800多年的曆史。道教源於中國文化,同時也對中國文化産生瞭巨大的影響。道教吸收道傢老子的哲學觀和宇宙觀,成為中國文化中最根本的哲學思想;道教無為而治的思想,成為曆朝初期的主要治國綱領;道教中的清靜寡欲和返樸歸真的思想,成為曆朝曆代無數士大夫和文人誌士的精神歸宿;道教中的神仙信仰和紛雜的神仙體係,對中國文學藝術中的浪漫主義色彩和自然主義審美觀的形成影響尤深;道教中民俗神崇拜活動與中國普通民眾的日常生活和文化娛樂水乳交融;道教中的行氣、存神、導引、內丹、房中等養生方術是中國醫學和人體科學中最精華的部分……總之,道教文化已經深入中國文化中的方方麵麵。

為瞭弘揚道教文化,讓其更好地為人們所利用,有益於人們的生活,《道教一本通》從“道”字入手,詳細講述瞭道教的曆史、教派、典籍、神仙、仙境、道術、科儀、文化的方方麵麵,可謂一冊在手,盡覽道教韆年精華。

著者簡介

圖書目錄

編者序:最具中國特色的宗教第一章 道可道:道教産生前的那些事 1 “道”從何處來:世界最初的原點 2 “道”的詮釋者:老子和莊子 神秘的道教始祖老子 一生隻為“逍遙遊”的莊子 3 道教前傳:三大源頭 原始的鬼神崇拜 “長生不死”的方仙信仰 準宗教理論的黃老學說第二章 非常道:道教走過的韆年曆程 1 隨世而變:道教源流史 “道教教主”張道陵開啓道教之門 “天公將軍”張角創立太平道 葛氏仙翁營造的神仙道教 將道教改革進行到底 帝王成就的“道教盛世” 北宋舞颱上演的道教“高潮” 道教史上的“大分裂” 道教由明清步入衰落 2 有教必有派:和而不同的宗派 紛繁的道教宗派源流 道教本質上隻有兩派 道派正根天師道 掀起“黃巾起義”的太平道 由士族開創的上清派 確立“三清”體係的靈寶派 “活死人”創立的全真道 崇奉“太一神”的太一道 以《道德經》立派的真大道 統領三山符籙的正一道 重視心性修煉的淨明道 因武術而聞名天下的武當派 3 承載韆年道教之精華:無所不包的道經典籍 寥若晨星的道經 道經的“航空母艦”《道藏》 不可不看的道教聖典《道德經》 道傢亞聖著述的《南華真經》 最早問世的道經《太平經》 天師道的重要秘典《老子想爾注》 “丹經之王”《周易參同契》 煉養傢的指引《黃庭經》 上清派第一經《上清真經》 道教首經《度人經》 記載道教召神驅鬼的《三皇經》 修道第一真經《陰符經》 抵達“清靜無為”的上乘經典《清淨經》 講述玉皇大帝故事的《玉皇經》 道教徒早晚必誦的《心印妙經》第三章 演“道”為玄:難以說清的眾妙之門 1 道教精神本原:奧秘深濃的教義 道教精神的生命追求 道教精神的和諧本原 2 不可言說的奧秘:“道”和“德” 道德本一體 尊道貴德是修道的根本 仙道貴生的生命認識 清靜寡欲的修煉心境 自然無為的處世法則 柔弱不爭的生存之道 天道承負的善惡報應觀 3 “道”之衍化:形而上的神秘氣場 萬物歸根的大道—無極 天地萬物的本原—太極 道化萬物的三洞宗元 4 “道”之升華:人道閤一的最高境界 返樸歸真的修行目標 得道閤真的道化 我命在我不在天第四章 “道”中自是有煙霞:兼容並包的神仙們 1 “道”的人格化象徵:道教神仙譜係 道教神仙的來源 神仙信仰的文化內涵 道教中的各色神仙 2 自然無為的精神象徵:度化眾生的天尊諸神 最高尊神三清教主 主宰天地萬物的四禦 執掌人間福祿壽的三星 道教最早的神仙團體三官大帝 女神至尊西王母 浪漫而溫柔的女神嫦娥 3 “尊道貴德”的象徵:世間眾生的護法神 由人到神的關聖帝君 天宮第一戰神二郎神 道教護法神代錶王靈官 智慧女神鬥姆元君 從戰神到和平使者的太白金星 文人的保護神文昌帝君 天界護法神將之首真武大帝 各鎮一方的五嶽大帝 4 自由人生的象徵:給予眾生以指引的地仙 拋卻臭皮囊的鐵拐李 兵敗巧成仙人的鍾離權 倒騎毛驢的張果老 放浪形骸的呂洞賓 齣水芙蓉般的何仙姑 詩意盎然的韓湘子 遊戲人間的浪子藍采和 宋朝天子的小舅子曹國舅第五章 皈依入道:踏上“人道閤一”的修行路 1 走進道觀:看道士的修行生活 為神而舞的科儀 不可為的戒律 早晚必修課 道士的資格考試 嚮神緻敬的禮儀 道士身份的象徵 道士的稱謂 道士演繹的“摺子戲” 道士的飲食禁忌 2 與道相閤:修煉長生的獨門秘術 無術不成道 長生不死的服食術 長生久視的闢榖術 長生成仙的外丹術 修煉形體的導引術 調動能量之源的行氣術 抵達長壽的煉神術 抵達“天人閤一”之境的內丹術 3 溝通人神:驅神的神秘法術 何謂“法術” 手腳並用的掐訣和步罡 神靈的符籙和咒語 道教的集大成法術雷法 預知禍福吉凶的占驗術第六章 豐盈的“道”之意象:殊妙的神仙境界 1 神仙境界:天上人間的殊妙之地 2 天界:神仙們的樂園 中國人心目中的九天 猶若天梯的三十二天 高處不勝寒的三清天和大羅天 3 仙山:飄渺的人間仙境 神話中的第一仙山昆侖山 最負盛名的蓬萊三神山 上清摹本的方諸山 4 洞天福地:凡人皆可靠近的仙境 洞天福地的源流 道傢方士修煉的洞天仙境 道傢得道之仙境福地 5 道教名山:凡人皆可進入的神聖仙境 天下道教的中心王屋山 張天師修煉過的青城山 南粵道教的綿延羅浮山 江東道教之聖地茅山 “三山符籙”之首龍虎山 真武的信仰之地武當山 6 地獄:懲戒罪惡的虛擬仙境 道教地獄的由來 收容一般鬼魂的泰山地獄 管理和考校鬼魂的總部酆都地獄 7宮觀聖跡:人間的“天宮” “宮觀”有彆 宮觀的神仙意象 宮觀的基本構造 名觀至今香火盛第七章 “道”在人世間:風味殊異的道教文化 1 實踐“道”之軌跡:殊妙的道傢情懷 道教文化對中國文學創作的影響 虔誠的道徒王羲之 一心歸隱的“山中宰相”陶弘景 五嶽尋仙不辭遠的詩仙李白 學道煉丹的大文豪蘇東坡 2 營造“道”之意境:飄逸的道教藝術 多姿多彩的道教造像 惟妙惟肖的道教壁畫 優美悅耳的道教音樂 “天人閤一”的茶道 3 抒寫“道”之情懷:綺麗的道教文學 道教綺麗的想象 蕩然著仙靈之氣的道詩 耐人尋味的道教詞 啓情悟道的道情 4 循著“道”的腳步:現世靜好的道教民俗 道教對中國民俗的影響 道教影響下的婚慶民俗 道教影響下的壽慶民俗 道教影響下的生育民俗 5 “道”的綿延:繁衍著的俗神信仰 求財旺富的財神崇拜 驅邪避鬼的門神崇拜 祈願平安的土地崇拜 懲惡護邦的城隍崇拜 祈福避禍的竈神崇拜 祈辨善惡的雷公崇拜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個人覺得作者在針對部分問題上的觀點挺矛盾的。

评分

在中國傳統文化大熱的當下,中國土生土長的唯一宗教—道教無疑是其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道教的産生最早可以追溯到黃帝,其真正確立是從東漢張道陵創立五鬥米道開始,至今已有1800多年的曆史。與其他追求來世的宗教不同,道教針對的是現世的問題,追求宇宙和諧、國傢太平,相信修道積德定能安樂幸福、長生久視。而且道教以它的清靜無為、修道成仙的特質,使現世的人們求得瞭生命的寜謐和圓滿,上至帝王將相,下至黎民百姓,甚至是學究天人的李白、蘇東坡,都對它如癡如醉,可以說是地地道道的漢民族心靈救治良方,是漂泊無依的靈魂的精神傢園。一冊在手,盡覽道教韆年精華。總體來說,比較適閤初學者,象我這樣對傳統文化一無所知的,看看的確挺開眼的。01/12/2011

评分

個人覺得作者在針對部分問題上的觀點挺矛盾的。

评分

個人覺得作者在針對部分問題上的觀點挺矛盾的。

评分

在中國傳統文化大熱的當下,中國土生土長的唯一宗教—道教無疑是其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道教的産生最早可以追溯到黃帝,其真正確立是從東漢張道陵創立五鬥米道開始,至今已有1800多年的曆史。與其他追求來世的宗教不同,道教針對的是現世的問題,追求宇宙和諧、國傢太平,相信修道積德定能安樂幸福、長生久視。而且道教以它的清靜無為、修道成仙的特質,使現世的人們求得瞭生命的寜謐和圓滿,上至帝王將相,下至黎民百姓,甚至是學究天人的李白、蘇東坡,都對它如癡如醉,可以說是地地道道的漢民族心靈救治良方,是漂泊無依的靈魂的精神傢園。一冊在手,盡覽道教韆年精華。總體來說,比較適閤初學者,象我這樣對傳統文化一無所知的,看看的確挺開眼的。01/12/2011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