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一本通

道教一本通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陕西师大
作者:石桥青
出品人:
页数:495
译者:
出版时间:2009-12
价格:68.00元
装帧:
isbn号码:9787561348130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道教
  • 历史
  • 中国
  • 道教
  • 道家文化
  • 宗教文化
  • 中国传统文化
  • 养生
  • 修炼
  • 哲学
  • 历史
  • 民俗
  • 文化遗产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道教一本通:获得今生圆满的千年秘径》:近年来,人们越来越关注中国传统文化,说到传统文化,就不得不提道教,道教是中国唯一的本土宗教,源于黄帝和老子,但要说到其正式创立,还是从东汉时期张道陵创立五斗米道开始,至今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道教源于中国文化,同时也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道教吸收道家老子的哲学观和宇宙观,成为中国文化中最根本的哲学思想;道教无为而治的思想,成为历朝初期的主要治国纲领;道教中的清静寡欲和返朴归真的思想,成为历朝历代无数士大夫和文人志士的精神归宿;道教中的神仙信仰和纷杂的神仙体系,对中国文学艺术中的浪漫主义色彩和自然主义审美观的形成影响尤深;道教中民俗神崇拜活动与中国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和文化娱乐水乳交融;道教中的行气、存神、导引、内丹、房中等养生方术是中国医学和人体科学中最精华的部分……总之,道教文化已经深入中国文化中的方方面面。

为了弘扬道教文化,让其更好地为人们所利用,有益于人们的生活,《道教一本通》从“道”字入手,详细讲述了道教的历史、教派、典籍、神仙、仙境、道术、科仪、文化的方方面面,可谓一册在手,尽览道教千年精华。

作者简介

目录信息

编者序:最具中国特色的宗教第一章 道可道:道教产生前的那些事 1 “道”从何处来:世界最初的原点 2 “道”的诠释者:老子和庄子 神秘的道教始祖老子 一生只为“逍遥游”的庄子 3 道教前传:三大源头 原始的鬼神崇拜 “长生不死”的方仙信仰 准宗教理论的黄老学说第二章 非常道:道教走过的千年历程 1 随世而变:道教源流史 “道教教主”张道陵开启道教之门 “天公将军”张角创立太平道 葛氏仙翁营造的神仙道教 将道教改革进行到底 帝王成就的“道教盛世” 北宋舞台上演的道教“高潮” 道教史上的“大分裂” 道教由明清步入衰落 2 有教必有派:和而不同的宗派 纷繁的道教宗派源流 道教本质上只有两派 道派正根天师道 掀起“黄巾起义”的太平道 由士族开创的上清派 确立“三清”体系的灵宝派 “活死人”创立的全真道 崇奉“太一神”的太一道 以《道德经》立派的真大道 统领三山符箓的正一道 重视心性修炼的净明道 因武术而闻名天下的武当派 3 承载千年道教之精华:无所不包的道经典籍 寥若晨星的道经 道经的“航空母舰”《道藏》 不可不看的道教圣典《道德经》 道家亚圣著述的《南华真经》 最早问世的道经《太平经》 天师道的重要秘典《老子想尔注》 “丹经之王”《周易参同契》 炼养家的指引《黄庭经》 上清派第一经《上清真经》 道教首经《度人经》 记载道教召神驱鬼的《三皇经》 修道第一真经《阴符经》 抵达“清静无为”的上乘经典《清净经》 讲述玉皇大帝故事的《玉皇经》 道教徒早晚必诵的《心印妙经》第三章 演“道”为玄:难以说清的众妙之门 1 道教精神本原:奥秘深浓的教义 道教精神的生命追求 道教精神的和谐本原 2 不可言说的奥秘:“道”和“德” 道德本一体 尊道贵德是修道的根本 仙道贵生的生命认识 清静寡欲的修炼心境 自然无为的处世法则 柔弱不争的生存之道 天道承负的善恶报应观 3 “道”之衍化:形而上的神秘气场 万物归根的大道—无极 天地万物的本原—太极 道化万物的三洞宗元 4 “道”之升华:人道合一的最高境界 返朴归真的修行目标 得道合真的道化 我命在我不在天第四章 “道”中自是有烟霞:兼容并包的神仙们 1 “道”的人格化象征:道教神仙谱系 道教神仙的来源 神仙信仰的文化内涵 道教中的各色神仙 2 自然无为的精神象征:度化众生的天尊诸神 最高尊神三清教主 主宰天地万物的四御 执掌人间福禄寿的三星 道教最早的神仙团体三官大帝 女神至尊西王母 浪漫而温柔的女神嫦娥 3 “尊道贵德”的象征:世间众生的护法神 由人到神的关圣帝君 天宫第一战神二郎神 道教护法神代表王灵官 智慧女神斗姆元君 从战神到和平使者的太白金星 文人的保护神文昌帝君 天界护法神将之首真武大帝 各镇一方的五岳大帝 4 自由人生的象征:给予众生以指引的地仙 抛却臭皮囊的铁拐李 兵败巧成仙人的钟离权 倒骑毛驴的张果老 放浪形骸的吕洞宾 出水芙蓉般的何仙姑 诗意盎然的韩湘子 游戏人间的浪子蓝采和 宋朝天子的小舅子曹国舅第五章 皈依入道:踏上“人道合一”的修行路 1 走进道观:看道士的修行生活 为神而舞的科仪 不可为的戒律 早晚必修课 道士的资格考试 向神致敬的礼仪 道士身份的象征 道士的称谓 道士演绎的“折子戏” 道士的饮食禁忌 2 与道相合:修炼长生的独门秘术 无术不成道 长生不死的服食术 长生久视的辟谷术 长生成仙的外丹术 修炼形体的导引术 调动能量之源的行气术 抵达长寿的炼神术 抵达“天人合一”之境的内丹术 3 沟通人神:驱神的神秘法术 何谓“法术” 手脚并用的掐诀和步罡 神灵的符箓和咒语 道教的集大成法术雷法 预知祸福吉凶的占验术第六章 丰盈的“道”之意象:殊妙的神仙境界 1 神仙境界:天上人间的殊妙之地 2 天界:神仙们的乐园 中国人心目中的九天 犹若天梯的三十二天 高处不胜寒的三清天和大罗天 3 仙山:飘渺的人间仙境 神话中的第一仙山昆仑山 最负盛名的蓬莱三神山 上清摹本的方诸山 4 洞天福地:凡人皆可靠近的仙境 洞天福地的源流 道家方士修炼的洞天仙境 道家得道之仙境福地 5 道教名山:凡人皆可进入的神圣仙境 天下道教的中心王屋山 张天师修炼过的青城山 南粤道教的绵延罗浮山 江东道教之圣地茅山 “三山符箓”之首龙虎山 真武的信仰之地武当山 6 地狱:惩戒罪恶的虚拟仙境 道教地狱的由来 收容一般鬼魂的泰山地狱 管理和考校鬼魂的总部酆都地狱 7宫观圣迹:人间的“天宫” “宫观”有别 宫观的神仙意象 宫观的基本构造 名观至今香火盛第七章 “道”在人世间:风味殊异的道教文化 1 实践“道”之轨迹:殊妙的道家情怀 道教文化对中国文学创作的影响 虔诚的道徒王羲之 一心归隐的“山中宰相”陶弘景 五岳寻仙不辞远的诗仙李白 学道炼丹的大文豪苏东坡 2 营造“道”之意境:飘逸的道教艺术 多姿多彩的道教造像 惟妙惟肖的道教壁画 优美悦耳的道教音乐 “天人合一”的茶道 3 抒写“道”之情怀:绮丽的道教文学 道教绮丽的想象 荡然着仙灵之气的道诗 耐人寻味的道教词 启情悟道的道情 4 循着“道”的脚步:现世静好的道教民俗 道教对中国民俗的影响 道教影响下的婚庆民俗 道教影响下的寿庆民俗 道教影响下的生育民俗 5 “道”的绵延:繁衍着的俗神信仰 求财旺富的财神崇拜 驱邪避鬼的门神崇拜 祈愿平安的土地崇拜 惩恶护邦的城隍崇拜 祈福避祸的灶神崇拜 祈辨善恶的雷公崇拜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个人觉得作者在针对部分问题上的观点挺矛盾的。

评分

个人觉得作者在针对部分问题上的观点挺矛盾的。

评分

个人觉得作者在针对部分问题上的观点挺矛盾的。

评分

在中国传统文化大热的当下,中国土生土长的唯一宗教—道教无疑是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道教的产生最早可以追溯到黄帝,其真正确立是从东汉张道陵创立五斗米道开始,至今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与其他追求来世的宗教不同,道教针对的是现世的问题,追求宇宙和谐、国家太平,相信修道积德定能安乐幸福、长生久视。而且道教以它的清静无为、修道成仙的特质,使现世的人们求得了生命的宁谧和圆满,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甚至是学究天人的李白、苏东坡,都对它如痴如醉,可以说是地地道道的汉民族心灵救治良方,是漂泊无依的灵魂的精神家园。一册在手,尽览道教千年精华。总体来说,比较适合初学者,象我这样对传统文化一无所知的,看看的确挺开眼的。01/12/2011

评分

在中国传统文化大热的当下,中国土生土长的唯一宗教—道教无疑是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道教的产生最早可以追溯到黄帝,其真正确立是从东汉张道陵创立五斗米道开始,至今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与其他追求来世的宗教不同,道教针对的是现世的问题,追求宇宙和谐、国家太平,相信修道积德定能安乐幸福、长生久视。而且道教以它的清静无为、修道成仙的特质,使现世的人们求得了生命的宁谧和圆满,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甚至是学究天人的李白、苏东坡,都对它如痴如醉,可以说是地地道道的汉民族心灵救治良方,是漂泊无依的灵魂的精神家园。一册在手,尽览道教千年精华。总体来说,比较适合初学者,象我这样对传统文化一无所知的,看看的确挺开眼的。01/12/2011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