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Vladimir Nabokov,1899-1977),纳博科夫是二十世纪公认的杰出小说家和文体家。1899年4月23日,纳博科夫出生于圣彼得堡。布尔什维克革命期间,纳博科夫随全家于1919年流亡德国。他在剑桥三一学院攻读法国和俄罗斯文学后,开始了在柏林和巴黎十八年的文学生涯。
1940年,纳博科夫移居美国,在威尔斯理、斯坦福、康奈尔和哈佛大学执教,以小说家、诗人、批评家和翻译家身份享誉文坛,著有《庶出的标志》、《洛丽塔》、《普宁》和《微暗的火》等长篇小说。
1955年9月15日,纳博科夫最有名的作品《洛丽塔》由巴黎奥林匹亚出版并引发争议。
1961年,纳博科夫迁居瑞士蒙特勒;1977年7月2日在洛桑病逝。
Lev Ganin is a young officer sharing a boarding house in Berlin with a host of Russian emigres. Alone in his room, he dreams of his first love, Mary. Awash with memories of youth and idyllic scenes of pre-Revolution Russia, Ganin becomes convinced that Mary is in fact the wife of a fellow-boarder, due to arrive at this very house soon. He longs for her arrival, when he can whisk her away and leave everything behind.
有个姑娘失恋了。从16岁到24岁,长达8年的初恋突然结束,给她的生活一下子留下了巨大的空白。我跟她不熟,不知道怎么安慰她,就买了一本纳博科夫的《玛丽》送给她。 我有个从别处学来的坏习惯,每次送书给别人之前,总是先自己留着看一遍。这次也不例外。薄薄的一本,包着淡粉...
评分我告诉她,这是一个关于重逢的故事。 她说,我们之间不是重逢,是相遇。 我说,“所有相遇都是久别重逢”,那我们就是重逢。 她说,这个句子太庸俗了,没有人会花时间去论证。我们认识并没有多久,谈不上重逢。 纳博科夫认为只有绝大多数的老年诗人,才喜欢清楚明白的人类逻辑...
评分结尾“当加宁抬头看着幽静的天空中的房顶架时,他清晰而无情地意识到他和玛丽的恋情已经永远结束了。“文风一转,加宁结束了全书之前的沉默阴郁。虽然之前就打算离开柏林,可仍感到事情不会有改变,优柔寡断,患得患失。 只能与之机械做爱的柳德米拉,缓慢移动的膳食...
评分读的第二本nabokov,算俄语翻过来的第一部作品,流亡、回忆、爱情,语言还是绘声绘色,美感十足。其实细细地读,还是可以看懂的,不像后期作品需要注释和译本才能看懂。企鹅版蛮小巧的,很不错。
评分最喜欢的关于爱情的故事
评分读的第二本nabokov,算俄语翻过来的第一部作品,流亡、回忆、爱情,语言还是绘声绘色,美感十足。其实细细地读,还是可以看懂的,不像后期作品需要注释和译本才能看懂。企鹅版蛮小巧的,很不错。
评分读的第二本nabokov,算俄语翻过来的第一部作品,流亡、回忆、爱情,语言还是绘声绘色,美感十足。其实细细地读,还是可以看懂的,不像后期作品需要注释和译本才能看懂。企鹅版蛮小巧的,很不错。
评分读的第二本nabokov,算俄语翻过来的第一部作品,流亡、回忆、爱情,语言还是绘声绘色,美感十足。其实细细地读,还是可以看懂的,不像后期作品需要注释和译本才能看懂。企鹅版蛮小巧的,很不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