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勒里·奎因(Ellery Queen),推理小说史上一个非凡的名字,实指弗雷德里克·丹奈(Frederic Dannay,1905—1982)和曼弗里德·李(Manfred Lee,1905—1971)这对表兄弟作家。他们的创作时间长达半个世纪,作品多达数十部,全球销量约计两亿册;他们曾五获埃德加·爱伦·坡奖;他们的四部“悲剧系列”和九部“国民系列”作品被公认为推理小说史上难以逾越的佳作;他们于1941年创办的《埃勒里·奎因神秘杂志》(EQMM)成为劳伦斯·布洛克、迈克尔·康柰利等推理大家起飞的平台,迄今仍是最专业、最权威的推理文学杂志之一;他们出资设立“密室研讨小组”,定期与约翰·狄克森·卡尔、克雷顿·劳森等推理大师交流、切磋;他们成就的不仅仅是自己,更为成就推理小说的黄金时代书写了浓墨重彩。
故事发生在一辆拥挤的电车上。一个男人在车上被杀,所有人都看到男人死去的经过,却没人发现凶手。很多人都有理由憎恨死者,包括死者的合伙人,然而,萨姆巡官得到的线索都指向了死胡同。受邀参与调查的哲瑞·雷恩,一名专以饰演莎士比亚剧作的老演员,宣称知道凶手是谁,却拒绝在没得到确切的证据前指认凶手的身份。一案未解,一案又起:电车上的售票员在回家的渡轮上遇害了!
第二次阅读《X的悲剧》,并将第一次阅读后粗浅的感想修正一番重新登出,也算是新星出版社重版这推理小说史上从未蒙尘杰作的致敬吧。这篇读后的修改,除改变了一些当初初读完时的兴奋激动之余笔不随心的粗鲁浅陋之外,并未作改头换面的变化,这即在于全书之大体印象于我而言...
评分埃勒里·奎因作为欧美推理黄金时代的三巨头之一,其严谨的逻辑链和完全公平的线索展示是最大的特点,然而相应的,故事的趣味性就会因为繁琐的调查展示而有所降低。 作为一个喜爱推理小说的读者,平日里更偏爱故事性强的推理作品,奎因其实并不在我的选择之列,然而通篇读下来,...
评分我不知道推理探案小說能不能有一兩本入刑偵部門的法眼,被導入作為課外興趣讀物,借以訓練警員的邏輯思維與分析判斷能力。也許,公安部門的培訓課程早有更嚴整先進的體繫來鍛煉警員的這一方麵能力,故此,推理小說的理想主義色綵實在對真實案件的偵破並無太大意義。 不過,拋...
评分 评分提示:本文有关于《X的悲剧》、《基督山伯爵》、《致命魔术》的泄底,有意愿看这三部小说或是电影并且不想提前知道重要提示的读者不要再往下继续读了。 ================================================================= 《X的悲剧》如果用鲁迅一部文集的名字来说,那么应...
这是我喜爱的西方侦探小说风格,跟日本的完全不同。带劲。
评分精心华丽的犯罪,情节紧凑,引人入胜,伍德这个人从心理学角度或许有很多值得研究的地方。奎因的本格推理迷人之处在于他大方地给出所有条件,在纷乱的线索中与读者在相同条件下完成智力迷局。如果不是事先被剧透的话,我确实恐怕难以猜出真相的大部分。
评分各位,我昨天发现,这本书在亚马逊的kindle电子书中是免费的……
评分相当精彩
评分大概算奎因的水准作。技巧都在于整个案子的设置,总体读起来只能算是普通,没有惊艳或者畅快的阅读feel。说不上很差,也不觉得特别好,却找不出合适的评价——说的就是这本这样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