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弼德(Peter K. Bol)是美國哈佛大學東亞語言與文明係的查理斯•卡威爾(Charles H. Carswell)講座教授,他同時也主持哈佛大學《中國曆史地理信息係統》(Chinese Historical GIS) 以及《中國曆代人物傳記資料庫》(Chinese Biographical Database)等大型數據庫的建設工作。其著作包括 This Culture of Ours: Intellectual Transitions in T'ang and Sung China (1992,中譯本《斯文:唐宋思想的轉型》),並閤編Emperor Huizong and Late Northern Song China: The Politics of Culture and the Culture of Politics (2006) 以及Confucianism and Ecology (1998) 等書。包弼德最近十餘年的研究專注於討論理學的曆史角色,以及從地方史的視角齣發探討中國社會文化的變遷。
本書從思想史的角度齣發,探討理學産生的曆史背景及其對中國曆史走嚮所起的作用。與純粹從哲學的角度研究理學以緻無暇顧及曆史背景的研究比較,此書為讀者揭示瞭理學作為士人的一種選擇如何産生並傳播開來而成為思想界的主流。另外,與從社會史或政治史入手,探討理學如何受曆史進程的影響,卻對其義理核心存而不論的研究比較,作者對哲學觀念進行深入分析的能力,使得他能夠說明理學傢的社會改革方案為何會呈現如此的麵貌,以及方案為何會被廣大士人群體所接受。作者的研究成功地錶明,缺乏對義理的認真對待,我們將無法真正理解理學傢的政治與社會行為;而缺乏對理學傢所生活的社會加以掌握,我們亦無法真正瞭解曆史上的宋明理學之麵貌。
作為歐美漢學中宋明理學研究的代錶人物,哈佛大學大型中國研究數據庫的主持者,《曆史上的理學》(“Neo-Confucianism in History”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8)是包教授十餘年來在這個領域的最重要著作,而今年六月包弼德教授也因此書榮獲哈佛大學的Walter Channing Cabot Fellow殊榮。
《历史上的理学》是第一部在公元11世纪至17世纪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变迁的大背景下,详细地阐释理学的萌发、兴盛和末落的著作。 包弼德教授在进行这项研究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他对于中国政治史和社会经济史领域的前沿进展有深透的了解。他严谨地将理学界定为一种道德...
評分新書資訊:历史上的理学(包弼德) 历史上的理学(社会经济史译丛)(Neo-Confucianism in History) 作者:(美国)包弼德(Peter K. Bol) 译者:(新加坡)王昌伟 基本信息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页码:307 页 ·出版日期:2010年01月 ·ISBN:9787308072106 ·条形码:9787308...
評分包弼德在此书中试图通过构筑塑造理学的社会历史背景来理解理学发生与发展的机理,并不拘泥于将理学视作一种对人生与秩序进行终极追问的哲学理路。本书从以下几方面展开论述。 理学产生的历史社会背景 与唐朝相比,中国政治社会在宋朝呈现了完全不一样的面目,有几...
評分包弼德在此书中试图通过构筑塑造理学的社会历史背景来理解理学发生与发展的机理,并不拘泥于将理学视作一种对人生与秩序进行终极追问的哲学理路。本书从以下几方面展开论述。 理学产生的历史社会背景 与唐朝相比,中国政治社会在宋朝呈现了完全不一样的面目,有几...
評分: B244.05/2712
评分我想的是,理學的社會運動是否拖纍瞭明帝國的國力以緻無法抵禦內寇外敵,最終導緻神州陸沉。那些依靠理學組織起來的地方宗族對此有什麼樣的責任?
评分The book authoritatively traces the rise of an ideology, a philosophy and a religion, altogether Neo-Confucianism, under the historical context of Song, particularly the fall of noble families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civil examination, and shows its influences, which can be discussed to a greater extent, to the society, mostly brought by schools.
评分可與《硃熹的曆史世界》一起讀,啓發甚多
评分很不錯的一本書,對有些問題的分析還是切中肯綮的,至少沒有其他某些老外的“隔離”。翻譯的水平也很高,就是原來本書為繁體,改成簡體後,有些字錯瞭,比如:乾坤的乾誤作“乾”,在綫誤作“綫上”,沒字用瞭舊字形“沒”。大陸做書總是這麼不細心。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