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傳燈錄譯注(全五冊)

景德傳燈錄譯注(全五冊)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上海書店齣版社
作者:[北宋]道原
出品人:
頁數:2521
译者:顧宏義
出版時間:2009-12
價格:220.00元
裝幀:平裝32
isbn號碼:9787545801590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禪宗
  • 佛教
  • 宗教
  • 佛學
  • 哲學
  • 宋史
  • 道原
  • 佛教
  • 禪宗
  • 典籍
  • 翻譯
  • 注釋
  • 宋代
  • 文獻
  • 傳記
  • 宗教
  • 文化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景德傳燈錄》為北宋真宗朝,吳僧道原所作為禪宗燈史。內容敘述禪宗師徒相承的語錄和事跡。從過去七佛,至五代文益的法嗣,凡一韆七百零一人,附有語錄者九百五十一人。道原稱,燈能照暗,祖祖相授,以法傳人,譬猶傳燈,故以此作為書名。本書問世以來在佛教內外産生瞭廣泛的影響。它不僅引齣瞭禪宗一係列的燈錄著述,為禪宗思想史的研究提供瞭有價值的資實,而且為宋代以及以後有關學術思想史的撰述提供瞭可藉鑒的樣式。

著者簡介

圖書目錄

前言捲一 七佛 天竺祖師捲二 天竺三十五祖內二十二祖旁齣無錄捲三 中華五祖並旁齣尊宿共二十五人捲四 道信在師與弘忍大師旁齣法嗣捲五 慧能大師及其法嗣四十三人捲六 南嶽懷讓禪師法嗣(之一)捲七 南嶽懷讓禪師法嗣(之二)捲八 南嶽懷讓禪師法嗣(之三)捲九 南嶽懷讓禪師法嗣(之四)捲十 南嶽懷讓禪師法嗣(之五)捲十一 南嶽懷讓禪師法嗣(之六)捲十二 南嶽懷讓禪師法嗣(之七)捲十三 南嶽懷讓禪師法嗣及慧能大師同法嗣捲十四 青原行思禪師法嗣(之一)捲十五 青原行思禪師法嗣(之二)捲十六 青原行思禪師法嗣(之三)捲十七 青原行思禪師法嗣(之四)捲十八 青原行思禪師法嗣(之五)捲十九 青原行思禪師法嗣(之六)捲二十 青原行思禪師法嗣(之七)捲二十一 青原行思禪師法嗣(之八)捲二十二 青原行思禪師法嗣(之九)捲二十三 青原行思禪師法嗣(之十)捲二十四 青原行思禪師法嗣(之十一)捲二十五 青原行思禪師法嗣(之十二)捲二十六 青原行思禪師法嗣(之十三)捲二十七 禪門達者彆錄及諸方雜語捲二十八 諸方廣語捲二十九 贊頌偈詩捲三十 銘記箴歌附錄一:楊億《景德傳燈錄原序》附錄二:西來年錶附錄三:《景德傳燈錄》捲末所附資料附錄四:有關道原禪師的史料及序跋等人名索引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这是纪录纯禅时代的一部经典(1004年),同时也是它的总结,因为在这之前不久(960年),中国佛教开始进入了“禅学烂熟时代”,亦即禅风开始逐渐泛滥的时代。宋代尚有造诣极高的禅师,到了元代,中峰本、高峰妙尚能接续禅的命脉,但也已经开始出现了“口滑”之弊,至明清,...

評分

这是纪录纯禅时代的一部经典(1004年),同时也是它的总结,因为在这之前不久(960年),中国佛教开始进入了“禅学烂熟时代”,亦即禅风开始逐渐泛滥的时代。宋代尚有造诣极高的禅师,到了元代,中峰本、高峰妙尚能接续禅的命脉,但也已经开始出现了“口滑”之弊,至明清,...

評分

这是纪录纯禅时代的一部经典(1004年),同时也是它的总结,因为在这之前不久(960年),中国佛教开始进入了“禅学烂熟时代”,亦即禅风开始逐渐泛滥的时代。宋代尚有造诣极高的禅师,到了元代,中峰本、高峰妙尚能接续禅的命脉,但也已经开始出现了“口滑”之弊,至明清,...

評分

这是纪录纯禅时代的一部经典(1004年),同时也是它的总结,因为在这之前不久(960年),中国佛教开始进入了“禅学烂熟时代”,亦即禅风开始逐渐泛滥的时代。宋代尚有造诣极高的禅师,到了元代,中峰本、高峰妙尚能接续禅的命脉,但也已经开始出现了“口滑”之弊,至明清,...

評分

这是纪录纯禅时代的一部经典(1004年),同时也是它的总结,因为在这之前不久(960年),中国佛教开始进入了“禅学烂熟时代”,亦即禅风开始逐渐泛滥的时代。宋代尚有造诣极高的禅师,到了元代,中峰本、高峰妙尚能接续禅的命脉,但也已经开始出现了“口滑”之弊,至明清,...

用戶評價

评分

目前有關禪宗語錄國內最好的白話譯本,注解清晰詳盡,且譯文也基本準確。當然,如果有一定文言基礎,最好還是直接閱讀原文,或者對照閱讀。最後三捲所收錄的廣語偈頌尤其精粹,是禪宗義理精華,與前麵二十七捲恰成完璧,前麵的公案是從事上見理,而此三捲是從理上見事,正是理事無礙乃至事事無礙的圓融境界。

评分

列舉禪宗印度各祖及東土各祖傳燈之圖,尤重東土衣鉢之傳,派係分明,人物言行,多有可觀者。但言來說去,正法眼藏何在,則大抵令人糊塗,所謂教外彆傳之旨,大概也隻是吃喝拉撒、人倫日常,此其為佛教之完全地中國化也。當機智與動觀整閤全教,則東土佛教便成個人修煉之道,大乘慈悲,轉而淡漠瞭也。

评分

(一) 自觀自淨 自證自悟 於一切處 行住坐臥 純一直心 不動道場 於一切處 而不住相 不生憎愛 亦無取捨

评分

不知道為什麼,眾僧之中,獨喜永嘉,雲門,宗杲三人。爽利舒泰。

评分

(一) 自觀自淨 自證自悟 於一切處 行住坐臥 純一直心 不動道場 於一切處 而不住相 不生憎愛 亦無取捨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