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毓秀,字子潜,号采三。新绛县龙兴镇人,生于清代康熙年间,卒于乾隆年间,享年83岁。清初著名学者、教育家。从师党冰壑游历近二十年。精研大学中庸,创办敦复斋讲学。来听课的人很多,门外满是脚印。太平县御史王奂曾多次向他请教,十分佩服他的才学,被人尊称为李夫子。平生只考中秀才,主要活动是教书。根据传统对童蒙的要求,也结合他自己的教书实践,写成了《训蒙文》,后来经过贾有仁修订,改名《弟子规》。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馀力,则以学文。”的文义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编纂而成,分为五个部分加以演述;具体列举出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应有的礼仪与规范,特别讲求家庭教育与生活教育。后经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并改名为《弟子规》,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敦伦尽份防邪存诚,养成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
“勿谄富,勿骄贫”,就是告诉我们,当我们生活好时,我们不要笑贫,不要轻视这些贫穷没落之人;我们如果贫穷,处于贫穷,我们也不要去巴结有权势之人,没有必要,人生活在世间应当坦荡荡。这里也告诉我们,要有志气,要有气节。“勿厌故,勿喜新”,这一条就更重要了。有一句话...
评分弟子规圣人训 首孝 “为学者 必有出 ”(三字经)读书有次第,做人也是有次第的 童蒙养正 力行学文 ,养孩童的浩然正气 必从做人始 而弟子规引自《小学》的纲领。“小学终,致四书”(三字经)做好孝悌 尊师重道 洒扫庭除应对之礼也是《小学》里所详述必学必用,做人做事的根...
评分上初中时候看的,那时侯班主任弄了人手一本,每天要默写。当时还啥都不懂,觉得老师是为大家好(好像的确是这样,只是他太狭隘了)。如今想起来,这书分明是拿来泯灭人性的,奴化中国人的。 看到有人说里边满满正能量,我呵呵了,无非是些完全正确的废话,好像没看过这书就不懂...
评分以孔子为宗师的儒家,总体上来看,是充满着人文主义的思想。如孔子所说的:“仁者爱人。”读者深爱其理,但是儒家有致命的问题,就是绝对父权制。 绝对父权制是儒家思想的基础,所谓“孝悌者,人之本”。郭店楚简有《六德》篇,有人问子思,父亲与君主都有要求,应该怎么办。子...
评分1朝起早 夜眠迟 老易至 惜此时 晨必盥 兼漱口 便溺回 辄净手 清晨要早起,晚上要晚睡,岁月不待人,青春要珍惜,早晨起床后,要洗脸,刷牙,漱口,大小便后, 要立即洗手。 2衣贵洁 不贵华 上循分 下称家 对饮食 勿拣择 食适可 勿过则 年方少 勿饮酒 饮酒醉...
当年蔡礼旭到学校讲座送的
评分越是简短的语句,越是包含了简单却绵远的道理。
评分还全文背过好吧。。。
评分当年蔡礼旭到学校讲座送的
评分关于《弟子规》,我身边的人之态度大致可分为两派:一派是奉为圣贤箴言,极力推崇,并积极落实;另一派则正好相反,将其视为封建糟粕,嗤之以鼻,唯恐避之不及。 那年我在火车上读完《弟子规》,记住了“凡是人,皆需爱,天同覆,地同载”这一句。对其印象一直都很好。 在大理,看了胡小林老师的几节课介绍。现在在济南家中,在看钱文忠教授的解读,还准备看索达吉堪布的版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