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流行音乐200:最佳专辑(1975-2005)》内容简介:我的母亲陶晓清是资深广播人,打从1970年代便是美国权威音乐杂志《滚石》(Rolling Stone)的订户。父母卧室的床头和地上,常常摊着他们读到一半的书。父亲那边是杂文、小说、古籍;母亲这边,枕头底下便经常压着一本《滚石》。我自己是到上了中学,认真听起摇滚乐,才慢慢感觉《滚石》的厉害。尽管以我当时的英文程度和音乐知识,大多文章只能半读半猜,却也很长了不少见识。
1987年,信箱收到一本特别厚的《滚石》特刊:他们广邀各方乐评,选出1967年以来最伟大的一百张专辑,作为创刊二十周年特别企划。当年自然没有网络这种东西,此类资讯极为珍罕,消息传播也远不如现在迅速,这份“百碟榜”的效应,竟持续了好几年:若干台湾杂志曾经抄列这份榜单,唱片行也常把它张贴在店头,作为顾客采购指南。一时之间,自诩精进的乐迷人手一份,人人都在盘点自己听过几张,仿佛那是一份“摇滚学力测验”的考卷。
书拿在手上的喜悦感无以复加! 打开书来,熟悉的脸谱和画面又鲜活起来,牵着我走回已流逝的岁月......有时一首歌就是一个故事,少年的懵懂,青春的轻狂,热恋的痴情,落单的神伤,都能从这里找到踪影。 从专业上来看,是一本记录音乐历史的书;从人文来看,是一本记载成长的...
评分书拿在手上的喜悦感无以复加! 打开书来,熟悉的脸谱和画面又鲜活起来,牵着我走回已流逝的岁月......有时一首歌就是一个故事,少年的懵懂,青春的轻狂,热恋的痴情,落单的神伤,都能从这里找到踪影。 从专业上来看,是一本记录音乐历史的书;从人文来看,是一本记载成长的...
评分高中升学的间隙,最爱读的就是黄仁宇,因此在这里冒用了黄仁宇先生《万历十五年》第三章《世间已无张居正》的标题。因为它切实能够表达出我对《台湾流行音乐200最佳专辑》一书的看法。 首先必须对马世芳先生表达晚辈的钦佩(不知道您是否认同我恬不知耻地自称晚辈)。作为一个...
评分不能说绝对,但几乎我们每个人的年轻时代都或多或少被台湾音乐洗礼过,也许对于非音乐爱好者的人来说,听歌只不过是荷尔蒙激素分泌过度的附加品,在初中与高中青春期懵懂的时候,总会出现那么几个歌手唱一首似乎比你自己还了解自己的歌,好像感情共振一样,渐渐的发现原来他...
评分看了这本书,才知道自己听了N年台湾流行歌曲,对其认识却是非常肤浅和狭隘的。台湾流行音乐的整体面貌是什么样?有多少具有代表性的经典之作?有多少殿堂级值得铭记的歌手和音乐人? 这本书告诉我,某些在大陆很知名的歌手并不真能代表台湾的流行音乐主流。为什么这样说?因为...
昨晚翻完的,没有万芳没有张宇,评论区一如既往的很亮。
评分古旧歌曲爱好者必备
评分不错 值得作为资料收藏。孙梓评的评论写得相当精彩。
评分乐评生来就有太过主观的缺陷,这是本生来就有缺憾的乐评集。
评分传唱是检验好歌的唯一标准。主旋律≠主子的旋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