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哲學史大綱-古代哲學史

中國哲學史大綱-古代哲學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胡适(1891~1962)

学者,诗人。以倡导“五四”文学革命著闻于世。初名,学名洪,字适之。安徽绩溪人,幼年在家乡私塾读书。思想上深受程朱理学影响。1904年春到上海进入新式学堂。1910年考取庚子赔款官费生赴美国,先后就读于康奈尔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1914年就学于哲学家J.杜威,深受其实用主义哲学的影响。1917年1月,他的《文学改良刍议》一文在《新青年》杂志发表,提出文学改良八事,强调以白话代替文言作正式的文学语言,为以新文学取代旧文学打开了缺口,被诩为文学革命“首举义旗的先锋”,一时享誉全国。1917年夏回国,受聘为北京大学教授。

1918年加入《新青年》编辑部,大力提倡白话文,宣传个性解放、思想自由,与陈独秀、李大钊等同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人物。他陆续发表一些文章,从创作理论的角度阐述新旧文学的区别,提倡新文学创作,翻译法国A.都德、G.de莫泊桑、挪威H.J.易卜生的部分作品,又率先从事白话文学的创作。他于1917年发表的白话诗是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批新诗。胡适信奉实用主义哲学。五四运动后,同李大钊、陈独秀等接受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分道扬镳,由“问题与主义之争”开其端,倡导改良,从此改变了他原想20年不谈政治的态度。他于20年代办《努力周报》,30年代办《独立评论》,40年代办“独立时论社”,都属政治性刊物。1938~1942年出任国民政府驻美大使。1946~1948年任北京大学校长。1949年去美国。1958年返台湾任中央研究院院长。胡适一生的学术活动主要在史学、文学和哲学几个方面,主要著作有《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尝试集》、《白话文学史》(上)和《胡适文存》(四集)等。他在学术上影响最大的是提倡“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的治学方法。晚年潜心于《水经注》的考证,但未及写出定稿。1962年在台北病逝。

出版者:
作者:胡適
出品人:
页数:0
译者:
出版时间:
价格:100.00元
装帧:
isbn号码:9789570523218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胡适 
  • 中国古代哲学 
  • 学术史 
  • 哲学史 
  • 台湾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中國哲學史大綱-古代哲學史,ISBN:9789570523218,作者:胡適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但凡言中国哲学史,必推冯友兰,他的《中国哲学小史》、《中国哲学简史》、《中国哲学史》由简入繁,由点入面,适合不同层次的阅读需求。冯友兰的哲学史固然庄正严谨,但就初读者的阅读体验来说不免略感严肃。真正说起来,中国哲学史的开山之作应是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  

评分

“合辑本”的最大看点,无疑是整理辑入了“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中)”北大讲义原本。实际上,随着这部胡适讲义本的发现,《胡适全集》之“不全”,再一次昭然若揭。 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至今,中国大陆出版《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上)》的数量剧增,多家出版社均推出以各种卷上版...  

评分

“合辑本”的最大看点,无疑是整理辑入了“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中)”北大讲义原本。实际上,随着这部胡适讲义本的发现,《胡适全集》之“不全”,再一次昭然若揭。 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至今,中国大陆出版《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上)》的数量剧增,多家出版社均推出以各种卷上版...  

评分

1923年,一批学子即将出国留学,他们想在出国前快速累积国学常识,对国学能大致了然于胸。但苦于没有专业基础,不知从何入手。于是找到胡适先生,希望能给他们列出一份实用的国学书单。胡适大笔一挥,写下了一份名为《一个最低限度的国学书目》的书单。 在书单的思想史部分,...  

评分

(一)、蔡元培先生《序》称胡适先生《中国哲学史大纲》有四处长处,所谓证明的方法、扼要的手段、平等的眼光、系统的研究;称此书“截断众流,从老子、孔子讲起”,开创了中国哲学史研究之范式与风气。 (二)、以现代之眼光看来,此书对于义理却显得隔膜和苍白,甚至部分内容...  

用户评价

评分

這本是胡適揚名立萬的代表作,雖然內容和方法在今天來看頗為過時,但他的歷史意義卻是無可取代。

评分

还行

评分

胡适与蔡元培,两个圆眼镜学者的论争

评分

关于诸子言论最透彻和深入者,胡适此间造诣无出其右者,必读

评分

关于诸子言论最透彻和深入者,胡适此间造诣无出其右者,必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