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义德(Edward W.Said,1935-2003),当今世界最具影响力的文学与文化批评家之一,1963年起为哥伦比亚大学英国文学与比较文学教授。代表性著作有:《东方学》(1978;曾获美国国家书评家奖,三联书店1999年出版中译本)、《巴勒斯坦问题》(1979)、《世界・文本・批评家》(1983)、《文化与帝国主义》(1993;三联书店2003年出版中译本)、《知识分子论》(1994;三联书店2001年出版中译本)以及《流离失所的政治:巴勒斯坦自决的奋斗,1969-1994》(1994)等。萨义德还是有名的乐评家、歌剧鉴赏家、钢琴家,并为巴勒斯坦在西方世界最雄辩的代言人。
作为深度介入政治的学术明星,爱德华·萨义德的名字没有逃过我在书架上乱扫的眼睛。《文化与帝国主义》买了两年摆在家里没有动过,倒是这本《格格不入》先读了。正所谓书非借不能读也。 一个美籍巴勒斯坦裔巨贾的儿子,小时候大部分时间在开罗上学,16岁到美国求学。萨...
评分一路纠结地读下来,到了尾声忽然间豁然开朗。 算是明白了“格格不入”的深层原因:与其说是融合了埃及、以色列、巴勒斯坦、美国、欧洲各地的悲欢离合,战争与动乱的阻隔,英语大环境下对于希伯来语系的不宽容······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作者那一颗自由的心,一...
评分爱德华.W.萨义德(Edward W. Said,1935-2003),战后世界最有影响的公众知识分子之一,巴勒斯坦在西方社会最雄辩的代言人,执鞭英美文学与比较文学,哥伦比亚大学九位杰出教授之一。著名文学与文化批评家、乐评人、歌剧鉴赏家、钢琴师,写作题材涉及文学、理论、政治、音乐、...
评分最近常说这个写法,纵横交错,时空腾挪,刚看的时候很懵懂,快看完的时候则意犹未尽,作者对自己足够剖析,似乎这是西方知识分子的传统,像最近的《剥洋葱》,说幼年的“自我滥用”,成年后的“远近爱恋”,对自己不留余地的心理分析,自然而不做作,颇有屈原所谓“色而不淫”...
评分萨义德的回忆录中一再铺陈从年轻时代就分明感到的身份割裂与角色疏离,作为一个流亡者的萨义德极力弥合的正是由于童年时代的身份模糊经历,以及特殊的政治种族遭遇所具有的心理,但是他的独特在于,带着自省与追寻、一名知识分子的责任感,萨义德坦诚和执著的探寻自己的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