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均衡的中国经济

非均衡的中国经济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中国大百科
作者:厉以宁
出品人:
页数:256
译者:
出版时间:2009-9
价格:17.50元
装帧:
isbn号码:9787500081678
丛书系列:中国文库(第四辑)
图书标签:
  • 中国经济
  • 厉以宁
  • 经济学
  • 经济
  • 中国政策
  • yy
  • F12中国经济
  • 中国经济
  • 经济发展
  • 不平衡
  • 区域经济
  • 结构性问题
  • 政策分析
  • 转型
  • 改革开放
  • 城乡差距
  • 共同富裕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非均衡的中国经济》指出,我国经济的本质特征是非均衡;围绕这一特征,全书从政府、企业、市场三者的关系分析了资源配置、产业结构、制度创新和经济波动等紧迫问题,深入揭示了中国经济宏观和微观运行机制的特点,并探讨了以企业改革为中心,通过改革调整走出困境,实现顺利发展的途径。《非均衡的中国经济》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9年最新出版。

作者简介

厉以宁,北京大学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经济学家、诗人,祖籍江苏仪征,1930年11月出生于南京,195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经济系。现任北京大学社会科学学部主任、北京大学光华大学管理学院名誉院长、北京大学管理科学中心主任、北京大学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民营经济研究院院长等。1988年至2002年任七届、八届、九届全国人大常委,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法律委员会副主任,2003年至2007年任十届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2008年起任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

  他是我国最早提出股份制改革理论的学者之一。因为在经济学以及其他学术领域中的杰出贡献而获得孙冶方经济学奖、国家中青年突出贡献专家证书、“金三角”奖、国家教委科研成果一等奖、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奖(个人最高奖)、第十五届福冈亚洲文化奖——学术研究奖(日本)、2008CCTV年度经济人物特殊贡献奖等。

  主要著作包括:《中国经济改革的思路》、《非均衡的中国经济》、《中国经济改革与股份制》、《经济学的伦理问题》、《转型发展理论》、《超越市场与超越政府》、《资本主义的起源》、《罗马—拜占庭经济史》、《经济、文化与发展》、《厉以宁北京大学演讲集》、《厉以宁选集》、《厉以宁词一百首》、《山景总须横侧看:厉以宁散文集》、《厉以宁诗词选集》(上、下卷)等。

目录信息

前言第一章 资源配置问题的探讨 第一节 从非均衡的角度看社会主义的资源配置问题  一、非均衡的含义  二、资源配置的含义  三、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与资源配置的特点  四、经济的非均衡与社会主义的资源配置 第二节 资源配置失调与社会主义经济中"滞胀"的可能性  一、社会主义经济中"滞"与"胀"的根源  二、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不协调的原因  三、"滞胀"与资源配置失调  四、"滞胀"的可能性与"滞胀"的防止  五、重新认识资源配置问题的必要性第二章 市场调节与资源配置 第一节 市场选择与市场引导  一、市场选择  二、资源组合  三、市场决策的分散性  四、市场引导 第二节 投资主体、投资行为与资源配置  一、投资主体  二、投资行为的一般原则  三、非均衡条件下企业和个人的投资行为  四、非均衡条件下投资行为与资源配置的关系 第三节 消费主体、消费行为与资源配置  一、消费主体  二、消费行为的一般原则  三、非均衡条件下企业和个人的消费行为  四、非均衡条件下消费行为与资源配置的关系 第四节 资源配置过程中的市场自我制约  一、资源配置过程中市场自我制约的含义  二、均衡条件下市场的自我制约与资源配置  三、两类不同的微观经济单位和两类不同的非均衡  四、第一类非均衡条件下市场的自我制约  五、第二类非均衡条件下市场的自我制约第三章 政府调节与资源配置 第一节 政府调节的含义  一、政府调节与计划  二、政府作为市场的管理者  三、科学的政府调节 第二节 政府行为的非理想化及其对资源配置的影响  一、政府行为非理想化的含义  二、政策效应的滞后性  三、政策效应的不平衡性  四、政策效力的递减  五、政府行为非理想化条件下的资源配置 第三节 资源配置过程中政府行为的适度与优化  一、第二类非均衡状态中政府调节资源配置的困难  二、资源配置过程中政府行为的适度  三、"警戒线"的设置和"最后手段"的备用  四、法律的严肃性和政府行为  五、资源配置过程中政府行为的优化第四章 经济运行的机制 第一节 经济运行的二元机制  一、经济运行中政府调节的"覆盖面"  二、二元机制之间的关系  三、政府的分级与市场的分级  四、市场完善与否和市场体系完整与否的区别 第二节 经济运行中的摩擦  一、第一类非均衡条件下经济运行中的摩擦  二、第二类非均衡条件下经济运行中的摩擦  三、对经济运行中的摩擦的认识第五章 商品市场配额均衡 第一节 数量-价格调节下的商品市场均衡  一、双轨经济体制下的商品供给缺口  二、双轨经济体制下商品供给缺口与商品需求缺口的并存  三、商品市场配额均衡逐步实现的可能性 第二节 商品市场上数量-价格调节措施的运用  一、广义与狭义的数量-价格调节措施  二、数量调节、价格调节与市场调节、政府调节的关系  三、数量调节与价格调节的相互渗透关系  四、商品市场上数量-价格调节措施的配合第六章 经济非均衡条件下供求矛盾的缓解 第一节 政府价格调节的逆效应  一、经济非均衡条件下供求缺口的刚性  二、经济非均衡条件下的商品供给缺口与政府价格调节的逆效应  三、经济非均衡条件下的商品需求缺口与政府价格调节的逆效应  四、价格双轨制的背后:配额调节可能带来的问题 第二节 企业运行机制的改造  一、企业运行机制改造与供求矛盾的缓解  二、企业运行机制改造与结构性失衡的缓解  三、价格改革的渐进性第七章 产业结构调整 第一节 产业结构调整的国内资金来源  一、非均衡条件下的资金缺口与资金潜力  二、发掘国内资金潜力的主要途径  三、结构调整与资金利用效率的提高  四、国内资金动员过程中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第二节 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行为的长期化  一、企业行为短期化的主要原因及其对产业结构调整的阻碍  二、投资者的利益对企业短期行为的内在约束  三、投资者的利益对企业短期行为的外在约束  四、企业行为的长期化与产业结构的合理化  五、资源配置与社会行为的长期化 第三节 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的不平衡增长  一、一个理论难题 二、产业结构调整的投资主体的确定 三、非均衡条件下政府的配额均衡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作用 四、主导产业政策的运用和经济的不平衡增长 五、企业的自我约束及其对产业政策倾斜过度的制约第八章 政府对农业生产的调节 第一节 非均衡条件下的农产品供求 一、农业的非均衡状态 二、农产品供给与政府调节 三、农产品需求与政府调节 第二节 农产品供求均衡的趋势 一、农产品供求双方行为的长期化 二、农业的适度规模经营第九章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秩序的建立 第一节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秩序建立的必要性和困难 一、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秩序的含义 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秩序与经济改革的深化 三、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秩序的建立与制度创新的关系 四、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秩序建立的困难 第二节 建立商品经济秩序过程中的利益调整问题 一、制度创新不同主体的预期纯利益 二、制度创新中不同主体之间预期纯利益的冲突 三、经济中的刚性与制度创新主体的利益冲突 四、政府在缓和制度创新的利益冲突方面的作用 五、制度创新不同主体之间利益关系的调整第十章 制度创新的规范化 第一节 政府在制度创新规范化中的作用 一、商品经济秩序建立过程中的违约现象 二、作为制度创新主体的政府 三、作为经济纠纷裁决者的政府 四、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中的垄断现象和政府的对策 第二节 制度变型与制度创新规范化 一、制度创新中的两类制度变型 二、制度变型的主要原因 三、制度创新规范化的可能性 四、制度创新后的相对稳定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按需。

评分

很严谨很学术,但年代久远,对目前经济的指导意义不大。

评分

很严谨很学术,但年代久远,对目前经济的指导意义不大。

评分

读了一多半。讲得很清楚,理论并不艰深,对国民经济的管理有一定的 思想上的 指导作用。2014年5月读。

评分

按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