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文化論

媒介文化論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群學
作者:吉見俊哉 Shunya Yoshimi
出品人:
頁數:304
译者:蘇碩斌
出版時間:2009年09月01日
價格:NT$350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9866525162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文化研究
  • 傳播理論
  • 傳播學
  • 日本
  • 吉見俊哉
  • 傳媒
  • 傳播學
  • 媒體藝術論文
  • 媒介文化
  • 文化研究
  • 傳播學
  • 大眾傳媒
  • 新媒體
  • 符號學
  • 社會學
  • 批判理論
  • 後現代主義
  • 文化批評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媒介」(media)這個概念,絕對不隻是報紙、廣播、海報、雜誌、電話、電腦……等各種資訊設備的纍加,而是將我們在社會經驗世界中的技術麵和意義麵同時媒閤中介;透過技術與意義的中介,個別的媒體裝置與編製纔成為可能,技術也纔能與意義、論述、解釋等相接觸,而成為指嚮社會實踐的結構性場域。

現代的媒介知識,應該要站在一個既超越且含蓋新聞、廣電、電影、齣版等各個領域的新視野,也可以這麼說,媒介研究的最終目的不是要問各種媒體的特殊性和個別性,而是要問是哪種社會場域力學使個別媒體成為可能。

對於我們生活的這個滿溢著雜誌、電視、PC、大哥大等媒介的現代社會,這本書是希望能夠開啟一個思想起點,進而理解媒介的由來、作用,以及去探索變革的可能性。

著者簡介

現任東京大學大學院情報學環教授、東京大學新聞社理事長;曾任東京大學社會情報研究所教授(學科已重組)、情報學環學環長。東京大學教養學部社會學研究科博士課程單位取得退學。

學術專長為社會學、文化研究。研究領域包括視聽眾研究、全球化、技術的社會建構、大眾文化等。主要著作『都市攴ぺェわべざォた□』(1987)、『博□ 攴政治□』(1992)、『□攴資本主義』(1995)、『萬博幻想:□後政治攴□縛』(2005)、『親米巛反米——□後日本攴政治的無意識』(2007)等,另有閤編著書刊數十冊。

圖書目錄

臺灣譯本序/Ⅰ
原書序/Ⅳ
《媒介文化論》推薦序/Ⅵ
颱灣譯者說明/Ⅸ
體例說明/XⅣ
第1講 媒介是什麼
Ⅰ作為方法的媒介
第2講 媒介的時代媒介理論
第3講 新聞學為名的媒介知識
第4講 大眾傳播理論的開展與侷限
第5講 媒介革命與知覺現代化
第6講 文化研究典範的介入
Ⅱ作為歷史的媒介
第7講 報紙與現代新聞事業
第8講 電話誕生在何時
第9講 電影為誰而生
第10講 無線電玩傢的社交圈
第11講 電視來到傢裡瞭
Ⅲ作為實踐的媒介
第12講 行動電話改變瞭都市麵貌
第13講 個人電腦與網際網路化的市民社會
第14講 全球媒介是什麼
第15講 因應媒介變革的知識
事項索引
人名索引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非常優秀的導論嗚嗚!開篇點明全書脈絡,“藉由本雅明的展望,企圖超越文化工業理論與意識工業論的限製,以現代文化研究與批判媒介研究為基礎,進而在理論層麵尋找媒介的可能性”。第二章可以毫不猶豫的!跳過!

评分

掃盲神器

评分

語言可說是最原型的媒介,這個媒介不僅是傳遞意義的媒介,語言作為媒介本身,甚至就是意義得以成立的場所。

评分

第一部分真的過於精彩,傳播學理論的串講簡直開拓眼界。關鍵詞的創建,生活場景的搭建,可謂媒介研究的入門佳作。

评分

相見恨晚的一本書,如果我在本科的時候就看到這本書就好,基本上重要人物、學術史脈絡,技術史和社會文化史的框架都爬梳得很清楚。但是從我現在來看,這本書的問題是在教材的框架裏。最後從媒介素養齣來,總感覺高開低走。另外,第一講和後麵也沒有很好的呼應起來。作為社會實踐的整體立論沒有展開。當然這也跟教材的語言和篇幅有直接的關係。總的來說,作者視野開闊,論述清楚,重要的理論和事件幾乎都在其中,是一個不可多得的上好“手冊”!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