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德丽·尼芬格(Audrey Niffenegger)
视觉艺术家,也是芝加哥哥伦比亚学院书籍与纸艺中心的教授,她负责教导写作、凸版印刷以及精美版书籍的制作。曾在芝加哥印花社画廊展出个人艺术作品。
《时间旅行者的妻子》是她的第一本小说。目前她居住在芝加哥。
《时间旅行者的妻子》
初次约会(上)
一九九一年十月二十六日,星期六(亨利二十八岁,克莱尔二十岁)
克莱尔:虽然我周围的一切都是大理石,可是这个阴冷的图书馆,闻上去怎么有股地毯吸尘器的味道?我在访客登记簿上签下“克莱尔·阿布稀尔,一九九一年直月二十六日十一点十五分,于特藏书库”的字样。我从严没有来过这个纽贝雷图书馆,现在我穿过这条幽暗、略有些阴森的入口过道时,一下子兴奋起来,仿佛刚刚梦醒在圣诞节的早晨,整个图书馆就像只装满美丽书籍的大礼盒。电梯缓缓上升,不是很亮,几乎没有声响。到了三楼,我填写了阅读卡申请表,然后走到楼梯上的特藏书库里,我的皮靴后跟在木质地板上啪嗒作响。房间里安静,拥挤,满是坚固沉重的大书桌,桌上是成堆的书,桌边围坐着读书的人们。高耸的窗子,透进芝加哥秋一大早晨明亮的阳光。……
相遇那年,她六岁,他三十六岁;结婚那年,她二十三岁,他三十一岁;离别后再度重逢时,她八十二岁,他四十三岁。
如果生命是一场旅行,亨利的旅程肯定比常人更加迂回,患有慢性时间错位症的他,会不知不觉地游离在时间之间。
他以为他在二十八岁时第一次遇到他二十岁的妻子克莱尔,而克莱尔却说:“我从小就认识你了。”和克莱尔结婚多年后,亨利却又突然发现自己回到了童年,而这次遇见的却是六岁的克莱尔。
因为那些不由自主的消失,亨利会亲眼目睹幼小的自己一遍一遍遭遇那些过往,而他却只能旁观、重复品味着那些快乐、悲伤和痛苦。
可是在时间的正常旅途中行走的克莱尔呢?她被亨利远远抛在了后面,焦急地渴望着爱人能早日回到身边。克莱尔虽然拥有时间,却只能通过触摸亨利来触摸时间。
是什么过滤着这一对恋人炙热的爱意,又是什么推动他们在复杂交错的命运中勇敢地探索,终于让时间在爱面前也变得微不足道了?
《时间旅行者的妻子》这本书,花了许久才读完。并非内容不够吸引人,而是读到上半部结束,两人成婚后,隔了很长一段时间才开始读下半部。要说为何如此,也许是料到了结局的悲伤而下意识逃避,也许是想如亨利所说那样“让时间永远停在这一刻”,正如童话故事的结尾,“从此王子...
评分在没看过这书之前,或者说很早很早的时候,我总会想,如果自己能时空旅行会怎么样呢。 我可能会吃着吃着“砰”的一声,低头一看原来回到洪荒时代;可能正参加着球赛,即将破门那一刻出现在1851年的伦敦万博会现场;甚至可能一觉醒来发现睡的地方是乾清宫还是养心...
评分写小说真是古怪的人类行为。作者在过去中抽取音乐、诗歌或事件的片段,融入现实中的自我,然后把最不现实的幻想编织进去,搅乱惯常的渴望方向,搅乱时空的朴素走向,却因此让读者神魂颠倒,也跟着做起美梦来。这一次,干这件事的作家叫奥德丽•尼芬格,身份是视觉艺术家、兼...
评分一个人的爱情,可能平淡,也可能刻骨铭心。如果让我表达爱情的真谛,我会选取一个特殊的场景,让爱情在这里聚焦、升华、落幕。所以马尔克斯写了《霍乱时期的爱情》,而那部《屋顶上的轻骑兵》也选了在瘟疫肆虐的历史场景。而《时间旅行者的妻子》则选择了在广袤浩渺的时空...
评分一个人的爱情,可能平淡,也可能刻骨铭心。如果让我表达爱情的真谛,我会选取一个特殊的场景,让爱情在这里聚焦、升华、落幕。所以马尔克斯写了《霍乱时期的爱情》,而那部《屋顶上的轻骑兵》也选了在瘟疫肆虐的历史场景。而《时间旅行者的妻子》则选择了在广袤浩渺的时空...
这周看了好多书,这本最中意了:)
评分我总是不大喜欢这种写作教室出产的小说,大概是觉得这种小说太小说化了。
评分靠,哭惨我了。
评分对我而言,这不仅仅是一部爱情小说,也是了解芝加哥、纽贝雷图书馆、朋克和摇滚乐的参考书。
评分人的命天注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