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子建,女,中国作家协会第六届全委会委员,黑龙江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一级作家。1964年元宵节出生于中国的北极村——漠河,童年在黑龙江畔度过。1984年毕业于大兴安岭师范学校,1987年入北京师范大学与鲁迅文学院联办的研究生班学习。1990年毕业后到黑龙江省作家协会工作至今。
1983年开始写作,至今已发表文学作品五百万字,出版单行本四十余部。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树下》《晨钟响彻黄昏》《伪满洲国》《越过云层的晴朗》;小说集《北极村童话》《白雪的墓园》《向着白夜旅行》《逝川》《白银那》《朋友们来看雪吧》《清水洗尘》《雾月牛栏》《当代作家选集丛书-迟子建卷》《踏着月光的行板》,以及散文随笔集《伤怀之美》《听时光飞舞》《我的世界下雪了》《迟子建随笔自选集》等。出版有《迟子建文集》四卷和《迟子建作品精华》三卷。
曾获鲁迅文学奖、澳大利亚“悬念句子文学奖”等多种文学奖项。作品有英、法、日、意大利等文字在海外出版。
《树下》中七斗是个宛若月光的女子。然而,正如月光与夜晚的相依相伴,苦难对这样的女子也往往是如影随行。在遭遇死亡的悲痛、被强暴的痛苦、感情的缺失、生活的残酷之时,七斗总能听到鄂伦春人的马队经过时的嗒嗒马蹄声;总能够看到树下的月光、江上的白轮船、飞翔的江鸟、广随的天空以及周围的丝丝温情,对爱的渴望和对美的感知慰藉着她内心的痛苦。正因如此,《树下》没有呼天抢地的哀恸,没有咬牙切齿的痛恨,只有淡淡的哀愁、温柔的爱怜以及伴着嗒嗒马蹄声而来的一丝暖意。在这个失重的所谓的「后现代」语境之中,重温《树下》,是一次对生存和死亡的再解读,一次对心灵力量的再感受。
一定不能作为枕边书。 在睡前读它,前半部分读得十分拖延,字字句句觉得离自己非常遥远,甚至几乎要将之放弃。可是后半段,却一鼓作气,仿佛看到了这生命好转的希望。虽然知道并不能事事如愿,但至少可以摆脱些先前苦难的纠缠,而脱胎换骨似的,来迎接其后的种种际遇。 对于...
评分《树下》是迟子建的第一部小说,整部作品在生活苦难的表象下,潜藏着生命的热情。书中的女主角叫七斗,少年时期,父母双亡,过继在姨妈家里时被姨夫强奸,之后姨妈家遭到灭门之灾,七斗成了一个孤儿。她先后做过山村的小学老师、船上的服务员,最后嫁给一个农场上的农夫,儿子...
评分那鄂伦春人又一次在公路边经过,他的小白马长大了,他也健硕不少。七斗问:你又要去哪儿啊?那鄂伦春人说:我要去接我的新娘,她是汉人兽医,她治好了我的马。七斗觉得自己的眼泪快要忍不住了,她只会木讷的说:我要回家了。 可是家在哪里呢?自己又能够去哪里呢?鄂伦...
评分画面感,树下就是画面感! 歌的语言,字里行间全是旋律! 不,这本书就是一本诗集吧! 随便拿出一段,都优美的一塌糊涂! 5年前看了这本书,我写了一首歌! 我很喜欢这首歌! 就想我很喜欢这本书一样!
大爱的一本迟子建的书
评分她的文字带来的不仅仅只是温暖,那沁人心脾的芬芳来自于她对文字熟练的驾驭能力和对生活细致入微的热爱.七斗的成长是痛楚的,是裂变的,是伤感无助的,是无法选择的.文字充满了电影般的画面感,随着摇动摄象机,一切在眼前转换着,递增着,延续着,宽广着.那么美的意境,那么真实的感觉,那么清晰的存在,从翻开书开始,却不在合上书时结束.
评分很久很久不曾有过这样的感觉,你遇见一个作家,然后疯狂地拜读其所有作品,却没有一部是会让你失望的。迟子建,就是担得起这样的期望。《白雪乌鸦》的历史尘土味,《额尔古纳河右岸》的空灵,《世界上所有的夜晚》的清澈,《晨钟响彻黄昏》的纠结疯狂……是你的,全都是你啊,让我对你的喜欢,随着阅读每一部作品,与日俱增。你带着这样冷漠的笔调去写七斗,写她面对来去的无能为力,写她面对用以支撑她的爱情这么恍然地错过、崩离,连我都觉得你带有些残忍了。我不知道如何去形容看完此作的感受,正如同每次看完你的每一篇作品,除了被你的倾诉占据满了心灵,别无可说。有时候我会想,我对于那潜意识里深爱的人,是不是Ta就是我赖以寄托那些渴望得到回应的,七斗的小白马上的人呢?
评分她的文字带来的不仅仅只是温暖,那沁人心脾的芬芳来自于她对文字熟练的驾驭能力和对生活细致入微的热爱.七斗的成长是痛楚的,是裂变的,是伤感无助的,是无法选择的.文字充满了电影般的画面感,随着摇动摄象机,一切在眼前转换着,递增着,延续着,宽广着.那么美的意境,那么真实的感觉,那么清晰的存在,从翻开书开始,却不在合上书时结束.
评分喜欢。故事已经模糊了,但是记得一个坚强的忍受着生活屈辱的美丽的渺小的女人。还有小白马。和做不完的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