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下》中七斗是个宛若月光的女子。然而,正如月光与夜晚的相依相伴,苦难对这样的女子也往往是如影随行。在遭遇死亡的悲痛、被强暴的痛苦、感情的缺失、生活的残酷之时,七斗总能听到鄂伦春人的马队经过时的嗒嗒马蹄声;总能够看到树下的月光、江上的白轮船、飞翔的江鸟、广随的天空以及周围的丝丝温情,对爱的渴望和对美的感知慰藉着她内心的痛苦。正因如此,《树下》没有呼天抢地的哀恸,没有咬牙切齿的痛恨,只有淡淡的哀愁、温柔的爱怜以及伴着嗒嗒马蹄声而来的一丝暖意。在这个失重的所谓的「后现代」语境之中,重温《树下》,是一次对生存和死亡的再解读,一次对心灵力量的再感受。
迟子建,女,中国作家协会第六届全委会委员,黑龙江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一级作家。1964年元宵节出生于中国的北极村——漠河,童年在黑龙江畔度过。1984年毕业于大兴安岭师范学校,1987年入北京师范大学与鲁迅文学院联办的研究生班学习。1990年毕业后到黑龙江省作家协会工作至今。
1983年开始写作,至今已发表文学作品五百万字,出版单行本四十余部。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树下》《晨钟响彻黄昏》《伪满洲国》《越过云层的晴朗》;小说集《北极村童话》《白雪的墓园》《向着白夜旅行》《逝川》《白银那》《朋友们来看雪吧》《清水洗尘》《雾月牛栏》《当代作家选集丛书-迟子建卷》《踏着月光的行板》,以及散文随笔集《伤怀之美》《听时光飞舞》《我的世界下雪了》《迟子建随笔自选集》等。出版有《迟子建文集》四卷和《迟子建作品精华》三卷。
曾获鲁迅文学奖、澳大利亚“悬念句子文学奖”等多种文学奖项。作品有英、法、日、意大利等文字在海外出版。
世界幻变不停,唯一长久让我觉得心安的,便是迟子建的文字。 《树下》不是我读过的迟子建最好的小说,它却以一贯的安静平和抚慰了我这一段来浮躁难安的心绪。 穿过小镇的那一阵阵“哒哒”的马蹄声,覆盖北国寒冬的那一场场风雪,宁静乡夜里那一片片洁净的月光,清晨山林间流淌...
评分有的地方处理得稍显造作,但整体风格已经非常明显。读来觉得语言和意境十分熟悉,享受。
评分你在小白马上高高地冲我打招呼,我纵马追了上去,油光水滑的两条辫子扬起奇妙的失重弧度。一个不稳,我翻回了农场,抱着病重的儿子焦虑地向麦田走去。
评分死亡的美丽~~看的时候有时挺压抑 有时又觉得诙谐 人物塑造很立体很鲜活 我好像看到他们一个一个在我眼前走过 看完之后身体有一阵发麻的感觉
评分很好~
评分迟子建的第二本,处女作的感觉反倒比后来的好些。我知道我讨厌什么了,那种浓墨重彩的矫饰,比如这本小说的最后两章,很显然没有前面用心,重复的死亡意象和悲剧感无趣极了,令人联想到一系列当代小说。前几章女孩子的心理还算可以,但还是有点隔。刘震云居然夸她胜过萧红,是在搞笑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