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東北地區夏至戰國時期的考古學文化研究

中國東北地區夏至戰國時期的考古學文化研究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科學齣版社
作者:趙賓福
出品人:
頁數:318
译者:
出版時間:2009-9
價格:95.00元
裝幀:
isbn號碼:9787030255587
叢書系列:吉林大學邊疆考古研究中心係列學術著作
圖書標籤:
  • 考古
  • 考古學
  • 考古文博
  • 漢以前東北考古
  • 東北考古
  • 趙賓福
  • 建築
  • 人類學
  • 考古學
  • 東北史
  • 夏至戰國
  • 文化研究
  • 曆史學
  • 古代文明
  • 中國古代史
  • 東北亞
  • 考古發現
  • 文化遺産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中國東北地區夏至戰國時期的考古學文化研究》從單個遺址和墓地的分組,到多個遺址和墓地的分段,再到整個考古學文化的分期,最後到諸多考古學文化的編年序列等幾個不同層麵的研究入手,分彆建立瞭東北嫩江流域、遼西山地、遼西平原、遼東南部、遼東北部、第二鬆花江流域、圖們江流域等7個自然地理區域內夏至戰國時期考古學文化的編年坐標。經過橫嚮對比和整閤研究,劃分齣瞭夏至早商、商代晚期、西周至春鞦、戰國4個大的曆史發展階段。以縱橫兩方麵研究為基礎,構建瞭整個東北地區夏至戰國時期考古學文化的時空框架體係;從文化,到文化係,再到文化區,最後到文化帶等幾個不同層次的研究齣發,分彆確立瞭雙砣子文化係、馬城子文化係、高颱山文化係、夏傢店下層文化係、小拉哈文化係、興城文化係等6個文化係統。通過考察不同文化係統在時間和空間上的演進趨勢與活動範圍的變化,發現瞭兩種不同性質的考古文化區,即“係列考古文化區”和“序列考古文化區”。依據自然環境、文化特點、曆史背景和文化傳統的不同,將夏至戰國時期的東北劃分成瞭東西並列的兩個文化帶,即“大興安嶺—燕山文化帶”和“長白山—韆山文化帶”。兩大“文化帶”和6個“文化係”的劃分,對於進一步揭示東北地區夏至戰國時期考古學文化區係與後來形成並見於文獻記載的不同人群族團之間的內在聯係,具有十分重要的參考價值和有益的啓示作用。

《中國東北地區夏至戰國時期的考古學文化研究》適閤於從事先秦考古、先秦曆史、東北及東北亞考古與曆史研究的專傢學者及相關學科大中專院校師生參考閱讀。

著者簡介

趙賓福,男,漢族,1963年2月生,黑龍汀省賓縣人。1981年考入吉林大學曆史係考古專業學習,先後獲曆史學學士學位(1985年)、碩士學位(1988年)、博士學位(2005年)。自1988年留校後,曆任助教(1988年)、講師(1990年)、副教授(1994年)、教授(1998年)。曾任吉林大學考古學係副主任,邊疆考古研究中心副主任。現為吉林大學文學院考古學係教授、吉林大學邊疆考古研究中心教授,吉林大學文學院副院長、吉林大學邊疆號古研究中心史前考古研究室主任。已齣版學術專著4部,發錶學術論文和研究報告100餘篇。

圖書目錄


引言
第一章 嫩江流域考古學文化的分期與編年
第一節 白金寶遺址四種不同考古學文化的區分
一、1974年第一次發掘材料的再認識
二、1979年復查材料的再認識
三、1986年第三次發掘材料的再認識
四、四種不同考古學文化的區分
第二節 小拉哈文化的分期與年代
一、材料確認
二、分期研究
三、年代判定
第三節 “古城遺存”的辨識與年代
一、文化辨識
二、年代判定
第四節 白金寶文化的分期與年代
一、遺址材料分析
二、墓葬材料分析
三、文化分期與年代
第五節 漢書二期文化的分期與年代
一、遺址材料分析
二、墓葬材料分析
三、文化分期與年代
第六節 嫩江流域考古學文化編年坐標的確立
第二章 遼西山地地區考古學文化的分期與編年
第一節 地理範圍與研究現狀
第二節 夏傢店下層文化的內涵、分期與年代
一、關於夏傢店下層文化的分布和內涵問題
二、關於夏傢店下層文化的分期與年代問題
第三節 魏營子文化的內涵與年代
第四節 夏傢店上層文化的分期與年代
一、文化分期
二、年代討論
第五節 “淩河遺存”的內涵、分期與年代
一、關於文化內涵(材料)的兩點說明
二、關於分期和年代問題的再認識
第六節 夏傢店上層文化之後至戰國燕文化之前的幾種文化遺存
一、“水泉遺存”的特徵與年代
二、“井溝子遺存”(含“鐵匠溝遺存”)的特徵與年代
三、“五道河子遺存”的特點與年代
第七節 戰國燕文化遺存
第八節 遼西山地地區考古學文化編年坐標的確立
第三章 遼西平原地區考古學文化的分期與編年
第一節 “平安堡二期遺存”的特徵與年代
一、文化特徵
二、年代判定
第二節 高颱山文化的分期與年代
一、遺址材料分析
二、墓葬材料分析
三、文化分期與年代
第三節 遼西平原地區考古學文化編年坐標的確立
第四章 遼東南部地區考古學文化的分期與編年
第一節 關於雙砣子一、二期文化的幾個問題
一、老鐵山積石墓應該是雙砣子一期文化的墓葬
二、雙砣子一期文化應該是處於夏代初始階段的青銅文化
三、雙砣子二期文化是夏代早期至商代早期受過山東半島嶽石文化強烈影響的一支地方性土著文化
第二節 雙砣子三期文化的分期與年代
一、遺址材料分析
二、墓葬材料分析
三、文化分期與年代
第三節 雙房文化的分期與年代
一、遺存確認與文化特徵
二、材料特點與研究思路
三、陶器的類型學研究與分期
四、青銅器的類型學研究與斷代
第四節 遼東南部地區考古學文化編年坐標的確立
第五章 遼東北部地區考古學文化的分期與編年
第六章 第二鬆花江流域考古學文化的分期與編年
第七章 圖們江流域考古學文化的分期與編年
第八章 東北地區夏至戰國時期考古學文化的時空框架
第九章 東北地區夏至戰國時期考古學文化的譜係關係
第十章 結語
後記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後記太逗瞭。。。嗬嗬。。。→ _→

评分

這位賓福德的兄弟有兩個問題,第一把東北當作封閉的區域考察,割裂瞭本地區和外興安嶺,甚至濛古東部、北部的聯係;第二過於依賴墓葬材料的類型學,當然,這是整個中國考古界的通病。好的地方算是,把夏傢店上層以後的文化和燕文化西侵,隱約聯係在一起。

评分

梳理。(對北方太太太陌生瞭

评分

這位賓福德的兄弟有兩個問題,第一把東北當作封閉的區域考察,割裂瞭本地區和外興安嶺,甚至濛古東部、北部的聯係;第二過於依賴墓葬材料的類型學,當然,這是整個中國考古界的通病。好的地方算是,把夏傢店上層以後的文化和燕文化西侵,隱約聯係在一起。

评分

後記太逗瞭。。。嗬嗬。。。→ _→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