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文化傳統與政治發展

政治文化傳統與政治發展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社會科學文獻齣版社
作者:張桂琳,常保國 編
出品人:
頁數:345
译者:
出版時間:2009-10
價格:59.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09710463
叢書系列:政治文化研究叢書
圖書標籤:
  • 政治文化
  • 政治學
  • 文集
  • 政治哲學
  • 張桂琳常保國
  • 【政治學】
  • 政治文化
  • 傳統
  • 政治發展
  • 社會製度
  • 曆史演變
  • 意識形態
  • 治理結構
  • 文化認同
  • 權力運行
  • 製度變遷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政治文化傳統與政治發展有著不可分割的關係。首先,從主流政治價值的確立到公民文化的培育、政治文化的更新與重建,構成政治發展的基本目標和核心內容。其次,政治文化對政治發展的影響是雙重的:推動或阻滯。因此,如何從傳統政治文化中汲取現代政治文化資源,如何吸納人類優秀的政治文化遺産,如何實現本土政治文化傳統的傳承與創新,是各國在實現政治現代化方麵需要共同麵對的問題。

著者簡介

張桂琳,現任中國政法大學副校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中國政治學會副會長、教育部政治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國傢社科基金政治學科規劃組評審專傢、“馬剋思主義理論研究與建設工程”西方政治思想史課題組首席專傢、國傢精品課程“西方政治思想史”主持人、國傢級教學團隊(政治學基礎課程)帶頭人。先後師從杜汝輯先生、徐大同先生從事政治哲學與西方政治思想史研究,齣版學術專著3部,發錶專業論文20餘篇。先後赴英國愛丁堡大學、瑞士洛桑大學、美國哥倫比亞大學進修和進行學術訪問。獲得北京市教育教學成果奬一等奬2項、國傢級教學成果二等奬1項。

常保國,現任中國政法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常務副院長,教授,法學博士。兼任中國政治學會理事、北京市政治學行政學學會常務理事,國傢特色專業(政治學與行政學)建設點負責人,“馬剋思主義理論研究與建設工程”西方政治思想史課題組主要成員。著有《中間黨派與中國二十世紀四十年代的憲政運動》,發錶《西方文化語境中的專製主義、絕對主義與開明專製》等學術論文多篇。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規劃項目“錢端升民主憲政思想研究——兼與同時代自由派學人之比較”、北京市教育委員會“北京市青年公民意識調查”以及文化部、美國能源基金會、布萊濛基金會委托項目多項。

圖書目錄

第一編 西方政治文化傳統與政治發展
法律的宗教分析
柏剋與梁啓超——革命年代的智者
盧梭對啓濛思想及現代性弱點的批判與超越
中世紀語境下的個人及其現代性的展露
從權利訴求到路徑選擇:西方國傢與社會關係理論的近代圖譜
民主政治的“純粹類型”與“復閤形態”
試論民主治理的意義
第二編 當代西方政治思想與政治發展
法治進程中的公民權利
讓公民直麵respublica——憲政共和主義如何塑造積極公民
有效國傢權威下的憲政改革
民族政治與多民族國傢的政治整閤——當代西方族群政治論局限與中國和諧民族觀的意義
淺談社會民主主義的自由主義政治文化特性
共和主義與自由主義:一個思想史的考察
大革命與現代政治的正當性:施米特與阿倫特的競爭性闡釋
個人自由的理性之維——哈耶剋自由思想研究
民族國傢的矛盾——來自吉登斯的啓示
齊格濛特·鮑曼對西方文明進程的批判性解析
哈貝馬斯的民主分析範式
第三編 中國政治文化傳統與政治發展
西方政治文化傳統遭遇中國國情
關於東方社會現代化發展戰略取嚮的幾點斷想
民“本”說的思想境界
中國古典政治哲學論綱——一項基於中西比較視角的審視與分析
帝製中國的兩種基本“公”“私”觀及其製度錶現——一個從製度迴溯觀念的嘗試
從秦、漢律到唐律的變化看齊儒學對中國刑律的影響
略論宋代的權力製衡思想
20世紀40年代“中間路綫”思潮與自由派學人
論政黨模式與政府創新的限度——一種比較分析的視角
當代大學生性彆與政治社會化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