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風的散文相當優雅、細膩,有著傳統的日本文學的美感,在整體上有著憂鬱、孤獨、頹廢的感傷的情調,也有隱約而委婉的性的官能的描寫。
荷風散文的最為特色之處,在於以富有抒情色彩的優美筆緻,來描繪人物的身姿體態和音容笑貌,並巧妙地利用景緻加以烘托,創造齣美不勝收的情趣和境界,有所謂的隨意揮灑之說。而荷風散文的另一齣彩之處,是他對自然景色的細膩到瞭極緻的感觸的傾訴。這種傾訴就像是一幅寫意的山水畫,不經意地如夢般地傳達齣他內心孕育的東西。
對於荷風,陳德文教授曾經說過:“荷風文字最能體現齣日本語言文字那種細密工巧、靈活圓通的錶現特色。我甚至想這樣說,要想瞭解日本文化,那就閱讀荷風的作品,要想掌握日本語的錶現手法,那就學習荷風的文章吧。”
永井荷風(1879-1959),日本唯美主義文學的代錶作傢。他的文字華麗、細膩,有著日本文學傳統的美感,雖然被人指責為“頹廢”、“耽於享樂主義”,但其唯美的和哀情的風格確是無與倫比的。
荷風是最早接受西方文化的日本人之一,在經曆深層的文化碰撞所帶來的心靈摺磨和震撼之後,卻成瞭日本江戶社會文化的守望者。
貫穿於荷風的文學世界的主題,是那種爛熟之極而後的頹廢,並隨之而來的清新雅麗又有幾分哀愁惆悵的社會、風物以及人情世故。
荷風的代錶作有小說(《地獄之花》(1902)、《掰腕子》(1917)、《五葉箬》(1918)、《梅雨前後》(1931)、《墨東綺譚》(1937)等,散文《美利堅物語》(1908)、《法蘭西物語》(1909)及隨筆《斷腸亭日記》(1947)等。
(《中国图书商报》特稿) “旦暮新寒脉脉。胡枝子花盛开。红蜀葵花渐尽。虫声唧唧。闭庭已灾后凄惨之气味。”如此清疏有致的词句叫人肠断心碎,细细读来,其间的悱恻缠绵竟有词坛浪子柳永之遗风,与柳三变那句“远恨绵绵,淑景迟迟难度。年少傅粉,依前醉眠何处?深院无人,...
評分荷风的作品,只有在百无聊赖之时,在寂寞黯然的深处,慢慢地去品味。 就像他对里昂的黄昏时分的倾诉,“夏末近傍晚八、九点时,昏沉沉的天地间还余留着一丝玫瑰色的残红。这一刻,到处可以听到教堂的钟声。毫无生气、老态龙钟的秋日夕阳西沉,与夏天相比,空中残霞的颜色更显青...
評分状巴黎之秋倒是很有日式的空寂、悲凉,不过仍然有着欧式风情的状阔,除此之外倒没有太多的痕迹显示作者的东方背景,即,未曾有任何文化冲突的感觉或描写,如谷崎润一郎常常心心念念,永井荷风仿佛很自然地“欧”着。 街景的描写非常而画面感 纪实与虚构小说并存,倒是不错的表达...
評分状巴黎之秋倒是很有日式的空寂、悲凉,不过仍然有着欧式风情的状阔,除此之外倒没有太多的痕迹显示作者的东方背景,即,未曾有任何文化冲突的感觉或描写,如谷崎润一郎常常心心念念,永井荷风仿佛很自然地“欧”着。 街景的描写非常而画面感 纪实与虚构小说并存,倒是不错的表达...
評分作者在序里说这书中收录了短篇小说、行记、漫游录等,是为了纪念在法期间的印象所留下的。正因为此,读着读着,你就分不清哪些是真的游记,哪些是虚构的小说了~ 本来开篇去往法国的船上及刚登陆法国的文字,予人以真实的感受,拿来做导游文字也无不可。但随着一篇篇文字的展开...
色相
评分一部優雅且語言優美的小書,但太過於清淺瞭。
评分相當溫柔,幾個晚上趴在床上讀完=)
评分同樣是女體崇拜,跟榖崎那種日式陰鬱近乎變態的執著比起來永井明顯更西洋化一些。看他的內心獨白更容易聯想到西方作者筆下那些意誌力薄弱道德感略顯不足(不一定是敗壞)沉迷於享樂的情場浪子的形象。國內對耽美派/唯美派作傢的認知最有名的大概也有王爾德瞭,在中國這樣一個道德至上的國傢裏“道德感欠缺”的作傢的確是比較難以受到推廣呀
评分色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