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

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花城出版社
作者:王蒙
出品人:
页数:108
译者:
出版时间:2009-8
价格:12.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36057227
丛书系列:中篇小说金库
图书标签:
  • 王蒙
  • 小说
  • 当代文学
  • 官场
  • 中国当代文学
  • 中国现当代文学
  • 中国
  • 中国文学
  • 组织部
  • 年轻人
  • 职场小说
  • 干部成长
  • 现实主义
  • 职场励志
  • 干部生活
  • 职场观察
  • 组织工作
  • 青年成长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小说从北京某区委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林震的角度,以处理麻袋厂党支部的问题为中心情节展开叙述,塑造了林震、刘世吾等建设时期的知识分子形象,是较早反映社会主义制度下同官僚主义作斗争的文学作品。 曾经的青春、理想、激情,在日益体制化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中,会面临怎样的挑战?作品在揭露体制内的官僚主义的同时,也从个人理想角度对体制性文化和体制化了的人进行了批判。

作者简介

王蒙,1934年10月生于北平(现北京),祖籍河北南皮。14岁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从事地下工作。1950-1957年从事青年团的工作,并开始写作长篇处女作《青春万岁》。1962-1979年在新疆工作。1979年回京后历任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常务副主席、《人民文学》主编,中共中央委员,文化部长,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主任等职。现为国务院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此外,还在国内多所大学任教授、名誉教授。有小说、散文、诗歌、评论、自传及古典典籍研究专著等一千余万字的著作,作品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国外出版,曾获国内外诸多奖项。

目录信息

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
《组织部来了个年轻》琐谈
自传断片: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
文学与我
毛泽东五谈王蒙《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节选)
王蒙创作年表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看了王蒙1956年《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原名《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终于明白这篇小说为什么会被评为大毒草。而且也印证了我一贯的看法,即抢功劳、说空话、打官腔等官场恶习(比如把工厂生产率的提高硬说成是党建工作的成绩,召集群众开个小会评论厂长的缺点是“别...  

评分

读过这样一句话,年轻的我们心里都有一个尖锐的三角形,随着生活不停的转动,每次转动都痛的锥心刺骨,直到最后这个三角变成一块圆润的鹅卵石。尽管是十七年文学,里面讨论的话题今天读来依然觉得不过时。 小说中的人物一共塑造了两类人物,一类是以林震和赵慧文为代表的对社会...  

评分

成长的痛楚 很小的时候就听人们议论蝴蝶蜕变的艰辛,从软弱的毛毛虫转变成翩翩起舞的蝴蝶要承受多少痛楚,也许没有经历过成长的人是无法体会的,这或许不是王蒙在《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中最想表达的,但是确实是在时隔多年后阅读时,让我体会最深的。 林震的娜斯嘉式的理想与...  

评分

读过这样一句话,年轻的我们心里都有一个尖锐的三角形,随着生活不停的转动,每次转动都痛的锥心刺骨,直到最后这个三角变成一块圆润的鹅卵石。尽管是十七年文学,里面讨论的话题今天读来依然觉得不过时。 小说中的人物一共塑造了两类人物,一类是以林震和赵慧文为代表的对社会...  

评分

十七年文学中我选择了重读王蒙的这篇《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接下来我将从语言风格、人物塑造以及小说的现实意义等方面来谈谈对这篇小说的感受。 尽管小说情节非常具有时代性,而小说的语言在五十年后的今天读起来依然不过时。与时下许多年轻写手好用冷僻字眼不同,小说语言平...  

用户评价

评分

山雨欲来风满楼

评分

刘世吾、韩常新的身影,在而今官场更是随处可见的。林震这样的人应该永远都只是理想的过客而已吧。其实不光是体制,大抵人类社会永远都活在理想与现实之中。且,刘才是真正的大隐隐于市呢。

评分

一般般。有时代烙印的书必然只在特定时代有意义。

评分

【十七年文学系列之三】娜斯嘉式的斗争并不是总能成功。题材带有很重的时代烙印,不讨喜。收入《中国现代文学经典三》的《春之声》倒是更有趣味,虽然那篇有点意识流了。

评分

读的时候是初中。当时自己感觉已经完全可以理解,个人融入集体的问题,以及人组成组织机构后的非人力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