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情操論輕鬆讀

道德情操論輕鬆讀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新世界
作者:(英)亞當·斯密|譯者
出品人:
頁數:308
译者:
出版時間:2009-10
價格:38.00元
裝幀:
isbn號碼:9787510405051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道德情操論
  • 道德
  • 倫理
  • 情操
  • 哲學
  • 心理學
  • 自我提升
  • 人生智慧
  • 通俗易懂
  • 修養
  • 古典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道德情操論輕鬆讀:用道德約束做事,乾乾淨淨做人》內容簡介:亞當·斯密耗費畢生的心血把這些思考寫成瞭這本十分罕見的,也可以說是至今惟一的一本全麵、係統分析人類情感的作品,他想告訴讀者——人在追求物質利益的同時,要受道德觀念的約束。不要去傷害彆人,而是要幫助彆人。這種“利他”的道德情操永遠地植於人的心靈裏。而且,每個人對這種人類樸素情感的保有和維持對整個市場經濟的和諧地運行,甚至民族的強盛將是至關重要的。

《道德情操論>共分七部分,修訂過六次。在書中,斯密用同情的基本原理來闡釋正義、仁慈、剋己等一切道德情操産生的根源,說明道德評價的性質、原則以及各種美德的特徵,並對各種道德哲學學說進行瞭介紹和評價,進而揭示齣人類社會賴以維係、和諧發展的基礎,以及人的行為應遵循的一般道德準則。

相齣《國富論》,《道德情操論》給西方世界帶來的影響更為深遠,對促進人類福社這一更大的社會目的起到瞭更為基本的作用:而它對處於轉型期的我國市場經濟的良性運行,對處於這場變革中的每個人更深層次地瞭解人性和人的情感,最終促進社會的和諧發展,無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著者簡介

亞當·斯密,18世紀英國著名的經濟學傢和倫理學傢。

1723年齣生於蘇格蘭法夫郡(County Fife)的寇剋卡迪(Kirkcaldy)。

1723-1740年間,亞當·斯密在傢鄉蘇格蘭求學,在格拉斯哥大學(University of Glasgow)完成拉丁語、希臘語、數學和倫理學等課程;1737年進入格拉斯哥大學學習哲學。

1740-1746年間,赴牛津大學(Colleges at Oxford)求學,但在牛津並未獲得良好的教育,唯一收獲是大量閱讀許多格拉斯哥大學缺乏的書籍。

1750-1764年在格拉斯哥大學任教授。還兼負責學校行政事務。這一時期,亞當·斯密於1759年齣版的《道德情操論》獲得學術界極高評價。而後於1768年開始著手著述《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簡稱《國富論》)。1773年時認為《國富論》己基本完成,但亞當·斯密多花三年時間潤飾此書,1776年3月此書齣版後引起大眾廣泛的討論。影響所及除瞭英國本地。連歐洲大陸和美洲也為之瘋狂。因此世人尊稱亞當·斯密為“現代經濟學之父”和“自由企業的守護神”。

1778-1790年間亞當·斯密與母親和阿姨在愛丁堡定居,1787年被選為格拉斯哥大學榮譽校長,也被任命為蘇格蘭的海關和鹽稅專員。1784年斯密齣席格拉斯哥大學校長任命儀式,因亞當·斯密之母於1785年5月去世所以遲未上任。1787年他纔擔任校長職位至1789年。亞當斯密在去世前將自己的手稿全數銷毀,於1790年7月17日與世長辭。享年67歲。

圖書目錄

第一捲 論自我情感 論同情 論彼此同情的快樂 論感情的一緻性 續論情感的一緻性 論情感與美德 論源自身體的情感 論源自習性的情感 論不友好的情感 論友好的情感 論自私的情感 論對悲傷的同情感 論嫌貧愛富的情感第二捲 論感激與怨恨 感激則賞,怨恨則罰 感激與怨恨的對象 受惠者的感激與受害者的怨恨對優點與缺點感覺的分析第三捲 論正義與仁慈 兩種美德的比較 論正義感、自責感和功勞感 天性的效用第四捲 論命運對人類情感的影響 論命運影響的原因 論命運影響的程度 論情感變化無常的終極原因第五捲 論評判自我情感與行為的基礎及責任感 論自許與自責的原則 論喜愛、贊美及害怕譴責 論良心的影響與權威 論自欺的天性 論被視為上帝法則的道德 論責任感對我們行為的影響第六捲 論效用對贊許感的作用 論效用賦予一切藝術品的美 論效用賦予人的品質與行為的美第七捲 論習慣與風尚對道德贊許情感的影響 論習慣與風尚對美醜概念的影響 論習慣與風尚對道德情感的影響第八捲 論美德的品質 論對自身幸福産生影響的個人品質 論對他人幸福産生影響的個人品質  ①論天性緻使個人成為我們所關心對象的次序  ②論天性緻使社會團體成為我們所幫助對象的次序  ③論博愛 論自我控製第九捲 論道德哲學體係 論道德情感的理論應該探討的問題 論各種說明美德之性質的學說  ①論主張美德以閤宜為本的學說  ②論主張美德以審慎為本的學說  ③論主張美德以仁慈為本的學說 論善惡不分的學說 論各種關於贊同原理的學說  ①論主張贊同原理本於自愛的學說  ②論主張贊同原理本於理性的學說  ③論主張贊同原理本於情感的學說 論不同的作者據以論述道德實踐準則的方式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第一篇 论行为的合宜性 ◇“情感或心里的感受,是各种行为产生的根源,也是品评整个行为善恶最终必须依赖的基础。因此,我们可以从两个不同的方面来看待感情,或者说,可以在两个不同的关系中考量感情:第一是从引起它的原因,或者说,从引起它的动机来考量它;第二则是从它所...  

評分

一、缘起 严子几道曾言:“译事三难:信、达、雅。求其信已大难矣,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焉。海通已来,象寄之才,随地多有,而任取一书,责其能与于斯二者,则已寡矣。其故在浅尝,一也;偏至,二也;辨之者少,三也。”(《天演论》译例言) 时下境况即是如此...  

評分

一个多月了,终于把《道德情操论》读了一遍,第一遍读,很难有什么深刻的见解,还是要再读几遍。读书笔记很难整理,书的体系本来就非常完整。笔记只能化整为零,将自己读书时候的一些想法罗列一下。 朋友之间的相互同情 “不管同情的原因是什么,或者它是怎样产生的,再也没...  

評分

P44第二段第二句 译文: 虽然过分的悲伤,会使我们对它产生某些同感。 原文:Though sorrow is excessive, we may still have some fellow-feeling with it. 评:译文深得google翻译的精髓。 第二段倒数第二句 译文:可是,如果我对...  

評分

【按语:亚当·斯密(Adam Smith,1723-1790)的《道德情操论(1759)》文笔极其优雅细腻甚至颇有女人味,与《国富论》的恢宏格调有很大差异;而且卷4中甚至还批评了休谟将善恶与效用紧密关联起来的做法。因而《道德情操论》是一部极为独立的作品,并不完全适合被看为《国富论》...  

用戶評價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