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尔曼·拉什迪(Salman Rushdie),1947年生于印度孟买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祖父是一位乌尔都语诗人,父亲则是剑桥大学商业系的毕业生。14岁时,他被送到英国的格拉比学校读书。1964年他的父亲搬到巴基斯坦的卡拉奇居住,那时候正值印巴战争。拉什迪继续在剑桥大学三一学院求学,攻读历史。
复杂的宗教、文化和社会背景,注定了他对“历史”、“政治”、“流亡”、“移民”、“混杂”、“文化翻译”、“边缘写作”等问题的热切关注。
1981年,文学天赋出众的拉什迪凭借第二部小说《午夜之子》获得了当年英国文坛最高奖项“布克奖”,却因作品触怒了印度前总理英迪拉·甘地而被印度当局禁止在国内发行。此后,其小说《羞耻》又因中伤巴基斯坦前总统齐亚·哈克以及著名的布托家族,而导致该书不仅在巴基斯坦遭禁,他本人也被指控犯有诽谤罪。
1988年,拉什迪的小说《撒旦诗篇》出版,立即引起巨大争议,于作者本人也是毁誉参半。故事源于一个传说,撒旦在伊斯兰教圣典《古兰经》中加入自己的诗文。当天使透露有些经文有问题时,老先知穆罕默德就删除了那些有问题的经文。小说中,主人公吉百利和萨拉丁两人从一场空难事故中奇迹般幸存,并且获得了神圣和邪恶的力量。作品描写了正义与邪恶的斗争,穿插了对伊斯兰教和穆罕默德的不敬内容。伊斯兰教基要主义者领袖抨击它为渎神之作。1989年,伊朗原宗教及政治领袖阿亚图拉·鲁霍拉赫·霍梅尼宣布判处拉什迪死刑,并号召教徒对其采取暗杀行动。迫使拉什迪潜藏多年,过着有警方保护的“地下生活”,每年的保护费高达160万美元,1998年,伊朗政府宣布不会支持对拉什迪的死刑判决后,拉什迪终于获得了自由。
在长长布克奖的获奖名单中,有一个名字多次出现,一直饱受争议,却始终没有问世中国。他就是萨尔曼•拉什迪。他的成名作《午夜的孩子》(又译为《午夜之子》)一本书三获布克奖(1981年布克奖、1993年布克奖25周年最佳小说奖、2008年布克奖40周年最佳小说奖),可谓前无古人...
评分知道萨尔曼·拉什迪的理由和很多人一样,因为那个《撒旦诗篇》。只是没想到会在《羞耻》里第一次相遇。能够和这个在《羞耻》封面上画成长有沙枣一般模样的中等偏胖的老头相遇,首先要感谢人生很长。人生如果不是那么绵绵无绝期,我肯定不会花时间看一个跟我一样属于东方...
评分没想到国内还会出拉什迪的书,真没想到。 依然是魔幻现实主义手法,依然是家族恩怨,依然是从个体的命运见证社会的崩溃离析和时代的风云诡谲。诡异而富有张力的意象,鬼影重重的魔幻渲染,虽然是中文译本,还是可以感受到原著中独特而气势非凡的语言魅力。 不过,从题材和主旨...
评分不得不承认 我在逃避这种巨大的恐惧感 历时5个难熬的睡前时间 读到了第四部分的最后一章 又是一个失眠的夜晚 恐惧、怪诞的画面占据了我的大脑 伟大的拉什迪 它让我罢不了手 却又心生厌倦 这是怎样的一种复杂情愫呢? 这跟卡夫卡带给我的混乱是不同的 前所未有的 终...
评分天赋惊人,真正的语言魔术师。 拉什迪的才华必定让人感叹,《羞耻》一书几乎无所不包:政治暴力,生存价值,反讽,暗喻,民间叙事,史诗~~~ 读它,或许能寻觅到文学写作的更多可能,启发进行新的文体试验。他带给我们的是触不到边的叙事轮廓,神出鬼没的叙事策略。 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