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與民心

民生與民心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中國社會科學齣版社
作者:覃德清
出品人:
頁數:248
译者:
出版時間:2009-6
價格:32.00元
裝幀:
isbn號碼:9787500477556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不解釋
  • 民生
  • 民心
  • 社會發展
  • 中國社會
  • 公共政策
  • 社會問題
  • 人民福祉
  • 國傢治理
  • 社會觀察
  • 時代思潮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民生與民心:華南紫村壯漢族群的生存境況與精神世界》內容簡介:壯族和漢族人中的閩南人、客傢人、湖廣人構成紫村族群的總體格局,紫村各族群以傳統農業作為主要的生活來源,大多數人溫飽無憂,但是在邁嚮現代社會的轉型過程中顯得步履維艱。《民生與民心:華南紫村壯漢族群的生存境況與精神世界》以“民生”指稱民眾的生存境況,以“民心”統括人的精神世界,側重從生活來源、生存壓力、人生旅程揭示民生現狀;從人格塑造、宗教信仰、族群認同、文化精神描繪民心趨嚮,主要目的是基於中國傳統文化資源和中國人類學的立場,充分吸納英語世界漢學人類學的理論方法,探尋自主建構中國人類學的路徑,確立中國人類學緻力於改善民生和提升民心的價值取嚮,並就社會變遷的動力源泉、華南宗族的形態特點、中國人的情感錶述方式、壯漢族群的認同心理等理論問題對波特夫婦的廣東省東莞市茶山鎮調查作齣迴應,以此拓展華南人類學研究的新領域。

著者簡介

覃德清,男,1963年7月生,廣西柳江縣人,壯族,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纔支持計劃2005年度人選。1998年畢業於中山大學人類學係,獲文化人類學專業博士學位。現任廣西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副院長,兼任華南民族文化研究所所長,壯學研究所所長。主要從事文化人類學理論方法、壯侗民族口傳文化遺産、審美人類學、族群關係、民族認同與文化發展等方麵的教學、實地調查和理論研究。先後承擔四項國傢級人文社科和教育規劃研究課題,獨著《審美人類學的理論與實踐》等。在《文學評論》等學術刊物上發錶論文40多篇。

圖書目錄

緒論
一 人類學視野中的華南紫村
二 海外人類學華南研究的拓展
三 波特夫婦廣東茶山調查的迴應
四 人類學點綫麵研究模式的嘗試
五 “民生”、“民心”概念的提升
六 調查研究的過程
第一章 紫村社會文化變遷的根基
一 紫村的自然生態環境
二 文化傳播與涵化
三 紫村諸族群的綜閤素質
四 紫村、藍村社會文化根基比較研究

第二章 紫村的婚姻傢庭與宗族形態
一 紫村的婚姻習俗與婚姻慣製
二 從傢庭形態看紫村人的生存境況
三 紫村宗族製度與行事倫理
四 藍村紫村宗族形態比較研究

第三章 人生旅程的人類學觀察
一 紫村人的一天
二 紫村人的一年
三 紫村人的一生
四 紫村名人之人生旅程

第四章 紫村族群生存品位分析
一 生活來源:生存品位的經濟基礎
二 生存壓力:從生活負擔看生存品位
三 作為參照的藍村經濟與社會發展
四 多維透視:人類學理論的解釋

第五章 改變生存境況的執著探索
一 國傢權力網絡的統攝與經營
二 民眾的探索及其經曆的模式
三 後現代生態文明時代的躍遷機遇
四 指導變遷理論的切入途徑

第六章 紫村的教育與人格塑造
一 社會變遷中的紫村教育
二 多重視野中的紫村教育
三 文化傳承與人格塑造

第七章 宗教信仰的傳承和演化
一 祖先崇拜與風水信仰
二 紫村壯族師公教的傳承
三 宗教功能與心智澄明
四 社會調控與心靈超升

第八章 精神生活與情感錶述
一 閑暇消遣的意蘊
二 情感錶述的方式
三 精神生活的充實

第九章 族群認同與文化精神
一 族群心理的認同
二 信念係統的整閤
三 文化觀念的變遷
四 文化精神的展現

第十章 民心調適與人文提升
一 民心現狀的探視
二 民心調適的機製
三 日本地域文化營造理論的藉鑒
四 生態文明與精神結構的重建
參考文獻
後記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