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東坡傳》講述瞭:林語堂,用美妙的英文嚮世界介紹中國人和中國曆史文化,但是,囿於所處時代、社會環境和個人經曆,他的思想認識不免帶有曆史的局限。20世紀30年代至50年代正是中國國內動蕩變遷、破舊立新的時期,特定的創作背景無疑也給他的作品留下印痕。顯而易見地,比如當時對朝代稱謂與曆史紀元的劃定不統一(如稱清朝為Manchu Dynasty);且時無漢語拼音方案,專有名詞均使用威妥瑪拼音音譯等。此外,也能發現作者在解讀文化曆史和社會生活現象時的不足,如反映在民族關係的錶述上,稱中國的一些少數民族為foreign blood、foreign race,乃至以Chinese特指Han Chinese等。
林語堂(1895—1976),一代國學大師,中國首位諾貝爾文學奬被提名人。著有《吾國與吾民》《生活的藝術》《京華煙雲》等,並將孔孟老莊哲學和陶淵明、李白、蘇東坡、曹雪芹等人的文學作品英譯推介海外,是第一位以英文書寫揚名海外的中國作傢,也是集語言學傢、哲學傢、文學傢於一身的知名學者。
宋代的历史有时是有些害怕读读的,因为宋代给予的是太多的沉重太多的耻辱和悲哀,没有汉的“安得猛士守四方”的豪迈,也没有唐代的“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浪漫潇洒,即便是“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壮志也在时代的冲击下往往未酬,最后只能“醉里挑...
評分研究苏轼的人,大概没有没读过《苏东坡传》的。不过把《苏东坡传》当成学术著作来研究,却万万不能。毕竟里面有太多是林语堂个人的臆想,而他对苏轼的偏爱之心更是不加掩饰。于是这么一篇传记,多少有点赞文的色彩,历来对东坡的赞文数不胜数,我在这里就不锦上添花,仅随便...
評分这是大学语文老师,对苏东坡的评论,我认为再合适不过了。 1036年,苏东坡降生,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并称三苏;世人发出了“眉山生三苏,草木尽皆枯“的感慨。宋仁宗嘉佑二年(1057),中“进士”。神宗熙宁(1068-1085)年间,因与王安石新法的政见不合,被迫离京...
評分1936年,林语堂在美国准备着手开始写一部有关苏东坡的传记。后来他用英文完成了《苏东坡传》,英文名字为《The Gay Genius》。无论是“放任的天才”也好,还是“同志天才”,这都已经不重要了,在整本书里看到是一种充满无法抵达的无力感的仰望和倾慕。林语堂自己都在讲:“知...
評分不夠好
评分也太不殘忍瞭
评分對這位悟道的詩人敬佩由然而生,還模擬起另一本蘇軾書法全集
评分古來文人多政治宮廷,少隱忍山林。東坡可稱天纔,非政治,而纔情。文章自不必言,然其命運多舛,仍可自得其樂。人生之豁達,不可比也。
评分對這位悟道的詩人敬佩由然而生,還模擬起另一本蘇軾書法全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