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旅行 英国 Alain_de_Botton 游记 德波顿 机场 纪实 随笔
发表于2025-02-22
A Week At The Airport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阿兰·德波顿1969年生于瑞士,12岁时全家人移居伦敦。18岁入剑桥大学。他徜徉于文学、艺术、美学、哲学、心理分析之间,上下古今求索,从中邂逅知音,产生共鸣,在跨越千年的著作家那里欣然找到先得我心之感,逐步接近了自己的目标。大学只不过提供他一个读书的氛围;而读书只是帮他找到自己独特的创作模式。所以,他不愿把他的写作归入任何一类:小说、历史、哲学……最多能称之为“随笔”,以个人的声音谈人生的重大题材。
德波顿在各种报刊杂志发表的文章很多,23岁开始出版第一部作品。但他写小说力求打破讲故事和表现情景的传统模式,希望探索的是情景背后的所以然,要弄明白各种人际关系后面的动力是什么。他最喜爱的、能引起共鸣的作家之一是普鲁斯特。他的第四部著作:《拥抱逝水年华》是从文学通向哲学的桥梁,这本书使他名声大噪。由此引出下一部:《哲学的慰籍》。如果说他的小说是寓哲学探索于文学创作之中;那么在这本书则是用文学笔法写哲学。他以自己驾驭文字的才华把通常是枯燥晦涩的哲学思想写得生动活泼而通俗易懂,目的就是要把哲学从高头讲章拉下来,进入平常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迄今为止,德波顿才华之旅的最后一站是《旅行的艺术》,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何况你的导游是德波顿。全世界的人都在翘首期待这位当代英伦第一才子何时踏上新的旅程,又会是何等新奇的经历。
给英航写的大软文。英伦才子就是能拽。
评分博学多才说的就是他吧,很有意思的一本书,完全不会枯燥无味。
评分博学多才说的就是他吧,很有意思的一本书,完全不会枯燥无味。
评分無聊
评分幽默有哲理,太对我胃口!略显矫情就是了,但瑕不掩瑜
傍晚时分,正好从首都机场T3航站楼出发,飞机晚点了半个小时,我也就如同阿兰德波顿一样在T3闲逛。巨大的玻璃幕墙让视野一望无际,远空夕阳缓缓消失在地平线,四野一片橙红色,跑道上的信号灯逐渐亮起。 伦敦希思罗机场T5航站楼和北京首都机场T3航站楼是同时开始兴建的,两者...
评分这本书的起因是这样的:一个企业(英国希斯罗国际机场)在口碑和盈利方面都出现了巨大的问题,已经到了要不要将企业转手的地步(没有明确表明);一名英伦才子作家阿兰·德波顿(39岁,已脱发发福)正面临中年危机事业障碍无发展(我从字里行间猜测的)。 在某次企业安排的机会...
评分Castrate(阉割)这个词,我最早大概是在阿兰.德波顿的《哲学的慰藉》(The Consolations of Philosopy)的塞内加一章读到,全身发毛。前几天又在董桥《英华沉浮录》的一篇《赶走寝宫里的卫兵》重逢。德波顿写的是古罗马暴君尼禄“微服私访”,看上一个男孩子,非要把她变成女人...
评分Castrate(阉割)这个词,我最早大概是在阿兰.德波顿的《哲学的慰藉》(The Consolations of Philosopy)的塞内加一章读到,全身发毛。前几天又在董桥《英华沉浮录》的一篇《赶走寝宫里的卫兵》重逢。德波顿写的是古罗马暴君尼禄“微服私访”,看上一个男孩子,非要把她变成女人...
评分傍晚时分,正好从首都机场T3航站楼出发,飞机晚点了半个小时,我也就如同阿兰德波顿一样在T3闲逛。巨大的玻璃幕墙让视野一望无际,远空夕阳缓缓消失在地平线,四野一片橙红色,跑道上的信号灯逐渐亮起。 伦敦希思罗机场T5航站楼和北京首都机场T3航站楼是同时开始兴建的,两者...
A Week At The Airport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