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恩哈特(PeterBetnhardt,1952一),美国圣路易斯大学生物系教授,美国密苏里植物园、澳大利亚悉尼皇家植物园副研究员。讲授的课程有《植物与真菌》、《民族植物学》(Ethnobotany)、《传粉生物学》、《兰花生物学与兰花分类》。出版的植物学通俗作品有《狡猾的堇菜和地下兰》、《自然韵事》、《玫瑰之吻》以及《花园中的诸神》。
译者简介:
刘华杰(1966一),植物爱好者,北京大学哲学系、北京大学科学传播中心教授。研究方向为科学哲学、科学思想史和科学传播学。关注博物学生存方式和博物学的复兴问题。主要作品有《浑沌语义与哲学》、《分形艺术》、《一点二阶立场》、《中国类科学》、《看得见的风景:博物学生存》、《草木相伴》等。
《玫瑰之吻:花的博物学》适合于自然爱好者、植物爱好者、园艺工作者、环境工作者及普通学生阅读,不要求读者具有专门的植物学知识。“花是衡量我们生活质量的一个标尺”。很少有人会不喜欢花,但实话说,懂花、细心观察过花并研究过花的构造、功能与起源的人不算多。这部优美、简明的著作从你所熟悉的玫瑰萼片讲起,内容涉及花的结构,花朵何时开放、何时凋零,花粉与传粉,花与昆虫的互动,花的进化等等。英文版1999年出版后受到《纽约时报》、《科学》和《自然》的好评。原作者还专为中文版的出版修订了最后一章的内容。
一部关于花的引人入胜的植物学博览。
——《纽约时报书评》
伯恩哈特这部雄辩、准确、优美的著作,既能让好奇的科学工作者,也能让业余的博物学爱好者有机会了解并欣赏花的生物学。
——凯文(PeterG.Kevan),《自然》
花是植物的生殖器官,《玫瑰之吻》是对花的研究,读这部清晰的作品有完全享受的感觉。
——阿尔特(BarbaraS.Arter),《美国园丁》
植物学家伯恩哈特将花的形态、功能和生态学知识与花的历史、传说和神话精巧地结合在一起。他的描写铸就了一部平衡的博物学作品,我愿意向所有爱花人,以及想更多了解花的生物学的人推荐它。
——恩德瑞斯(PeterK.Endress),《科学》
我问总是逛书店的朋友,最近有没有比较有趣的书? 她丢给我一本《花的博物学》。随手翻开,看到是讲植物的,就头大如斗。我开玩笑说,这书台阶太高,以我只关注娱乐的水平才打开就会慌了手脚。她笑,这个才好看易懂,人文的多数在玩深度,而自然的则多数在讲普及。 我瞬时明白...
评分带点小专业,又比较容易看懂 我简直找不到第二本更适合一个知识有限又热爱博物学及植物学的学生能看的此类的书了 里面的图也是让我着迷良久啊~ 凡是手绘的我都临了一遍~啊哈~真开心~
评分 评分建议准备读这本书但是还没开始读的童鞋们,在读此书的时候最好能够坐在电脑前,打开谷歌图片搜索页,和百度图片搜索页,然后再开始读书,看到任何花的名称立马用上述的搜索页搜索,这样的话读其来就不会被一些术语和没听说过的花给搞迷糊。也就能够体会作者说描述的东西。我一...
评分生长在江南的童年是亲近自然,亲近植物的。春夏之交的时候,三五伙伴穿上雨靴去茂盛的芦苇丛中捡菌子,尽管相互恐吓着说芦苇丛中有绿色的芦花蛇,但是没人在怕。父母下田的时候,我们也不闲着,去水沟边上挖鲜嫩的野芹菜,让爷爷奶奶就着辣椒炒腊肉。玩过家家的时候,折一段竹...
无敌科普,一点文化象征方面的东西都没有讲,从头到尾都是无敌科普。
评分六六!!!!!!!!!!!!给你看~~~~
评分嫁人当嫁博物学男
评分植物学真正要普及起来是件非常艰难的事情,但有个良好的开端是件令人愉悦的事情,语言不枯燥,内容不生涩,不要过分专业化,简单就是让人有兴趣阅读的开始,本书做到了.花的开始,构造,生长,繁殖,凋零,进化,与自然的关系,不是深奥的知识,却是有趣的常识,如果你的兴趣不大,朗读本书也是一个不错的方法,带你进入一个奇妙的花的世界.
评分无敌科普,一点文化象征方面的东西都没有讲,从头到尾都是无敌科普。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