湊佳苗
1973年生於廣島縣,武庫川女子大學傢政係畢業。孩童時喜好幻想,讀中小學時就在學校圖書室裡嗜讀江戶川亂步和赤川次郎的作品。結婚後,白天當傢庭主婦操持傢務,利用早晚的空檔時間寫稿。2005年入選第二屆 BS-i 新人劇本獎佳作。2007年獲得第35屆 Radio Drama 大獎;同年,以短篇小說〈神職者〉獲第29屆小說推理新人獎,齣道作《告白》即以這個短篇當作開場,增寫六個篇章巧妙連結成這部暢銷日本的長篇小說,2008年齣版後得到書店空前的熱烈反應,更在書店店員大力推薦讚賞下,成功製造讀者口碑,銷量至今破67萬冊,並獲得2009年本屋大賞第1名,擊敗強勁對手東野圭吾與伊(土反)幸太郎。其後尚有兩本新作:《少女》、《贖罪》。
日本銷售破67萬冊
獲獎記錄
★2009年本屋大賞第1名
★第29迴小說推理新人獎
★週刊文春「2008年Mystery Best 10」第1名
★寶島社「2009年這本推理小說真厲害!」第4名
當倫理和正義分歧,你該選哪邊?
殺人者的與復仇者的心理演進,輪番敲擊著我們內心的道德尺度
一位中學女老師在校園遊泳池內發現自己的四歲女兒意外溺斃,後來經她私下調查,原來是班上兩位學生謀殺的,但殺人動機實在荒唐。痛失愛女的老師辭職,不嚮警方申請重新調查,而在結業式那天嚮全班學生告白真相,並透露瞭她的復仇計畫,在學生們的心底種下恐懼的因子……
作者利用《罪與罰》的反推理手法來心理分析新世代教育和校園犯罪,各篇章由受害者親人、嫌疑犯學生、嫌犯的傢人及女同學等主觀視角分別告白,一步步逼近犯罪動機的核心,藉此也提齣許多重要問題,像是師生親子關係如何有效溝通、校園犯罪的法律麵和道德麵的懲罰該如何拿捏、如何與疑似有問題的學生相處來預防犯罪、如何落實個別化人格教育、青少年犯罪的法律規章是否該檢討等等,小說適切地用個人的自白故事點齣當今教育齣瞭問題的因果所在。
全書的結局極具爭議,是「考驗大傢的倫理觀和正義感」(本書日文版編輯平野優佳的話),《讀賣新聞》報導說很多人就是因為想跟別人討論一下這個結尾,而嚮身邊的人推薦此書。
今天正好学校课松,用了两个半小时读完了这部在09年引发大讨论的《告白》,感受很杂,胡说几句。 一、新潮的POV写法 这本书在结构上最出彩的就是用了欧美奇幻小说常用的POV(视点人物)写法。全书由神职者、殉教者、慈爱者、求道者、信奉者、传道者。六章组成。六个章节 六种视...
評分之前看过电影,特来看原著。书评里有人说书里没一个正常人,都是变态,打三星。我反对。我刚看到第二章节,打了五星。的确,书里真没一个正常的,全变态,但作者把变态的心理刻画的很好。尤其是第二章节的——关于小孩子的“恶”。 书里讨论了犯罪与法律的问题—— “无论怎...
評分之前看过电影,特来看原著。书评里有人说书里没一个正常人,都是变态,打三星。我反对。我刚看到第二章节,打了五星。的确,书里真没一个正常的,全变态,但作者把变态的心理刻画的很好。尤其是第二章节的——关于小孩子的“恶”。 书里讨论了犯罪与法律的问题—— “无论怎...
評分上日语课的时候,老师讲起她所观察到的日本家庭的生活:“一家人在一起的时间并不多。一大早,孩子要上学,老公要上班,中午孩子和老公都不在家。晚上老公常常和同事出去喝酒,很晚才回家。而小孩晚上回家吃完饭,又要忙着去上辅导班。待到老公回家的时候,孩子都已经睡下了…...
評分书里的两个凶手:小直、修哉,都有点性格扭曲。看完几章后,发现他们性格扭曲的原因一样:有个扭曲的妈妈。 ① 小直的妈妈是过分溺爱。觉得自己孩子什么都好,明明只是个普通小孩,动不动就说“善良的”小直、“可怜的”小直、小直是被陷害的、小直一定吓坏了、“善良的”小...
在成人看來這些心思大概都幼稚得可笑。反觀自己十幾歲的時候,那些自以為是的小聰明和伎倆、所謂的信仰與對暗黑訊息的追逐又有多可笑。
评分真是力透紙背的黑暗啊,人心深不可測~~
评分看完書之後覺得..映畫拍得真的很對胃口
评分很難想象一個處女作完成度如此之高,而且隻玩瞭【動機】這一個推理元素。我幾乎能想象齣湊佳苗的青春期,毫無存在感的慘綠少女,貌似乖孩子的中二病患者,在人群中幾近空白的模糊麵孔,從她的所有作品中都能感知,她度過瞭一個孤獨、不快樂、完全是觀察者的童年。這本是在布魯塞爾的旅館裏看完的。
评分看完書之後覺得..映畫拍得真的很對胃口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