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摄影 顾铮 城市 城市表情 艺术 攝影 文化 行走
发表于2025-05-02
城市表情(增补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本书介绍的是包括了从19世纪末到21世纪初的三十多位各国摄影家的都市摄影实践。他们之中既有阿杰这样的以纯粹记录都市全部细节为自任的摄影家,也有通过为都市中人造像来聚焦都市生活形态的摄影家桑德,既有像克莱因这样的以都市为自己的感情宣泄对象而在与都市的对抗中形成了自己风格的摄影家,也有像荒木经惟这样的一直把都市看成是一个欲望发生装置而始终在以摄影与之调情的摄影家。通过对这些观念、手法、风格各异的摄影家的了解,希望读者能够发现,原来摄影是一种与活生生的现实有着如此的亲和力的媒介,原来摄影是一种具有如此丰富的表现力的视觉手段,并因此而从此能够经常地将摄影与人类社会的各种实践联系在一起思考,就像这本书把摄影与20世纪都市生活联系在一起展示一样,从而获得对摄影这个”20世纪的媒介”的全新的理解。
顾铮,1959年生于上海,现为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复旦大学视觉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中心研究员。1998年毕业于日本大阪府立大学人类文化研究科比较文化研究专业,获学术博士学位。学术兴趣:20世纪现代艺术,当代中国纪实摄影,视觉文化与图像传播研究、摄影史等。著有《国外后现代摄影》(2000)、《自我的迷宫——艺术家的“我”》(2003)、《城市表情——20世纪都市影像》(2003)、《世界摄影史》(2005)等。策划的主要展览有:第一届亚洲摄影双年展《生活在城市》(中国策展人,2001,汉城)、《记录中国——当代摄影与社会变动》(2004,美国贝茨学院美术馆、华美协进社,2006,史密逊博物馆)、《在现实与记忆之间——摄影中的中国社会生活与记忆》(2004,美国新学院大学帕森斯设计学院)、《城市·重视——2005广州国际摄影双年展》(广东美术馆)等。还担任《视界》丛刊、《艺术家茶座》、《中国摄影》、《欧洲摄影》(柏林)等刊物的编委。
还可以。和二十位人性见证者的风格差不多。
评分作者对摄影家风格的理解都非常准确。所选的几个国内摄影师和前面的摄影大师相比还是有明显的差距。很多国外艺术家的东西,一定是有传统有源流的,然后有自己的想法和变化。摄影没有规则。无论什么风格的摄影,对于我们来说只是一种参考,找到自己的风格,勇敢地尝试,让一切趋于完美,走到极致。
评分还可以。和二十位人性见证者的风格差不多。
评分不管别人的评价如何,我给五星。这是真正把我领入摄影殿堂的一本书,其中难免浮夸和造作(还有几个错别字…),但作为入门确实不错。
评分经典的人文摄影图书。宣武图书馆借阅。
1、以年代和国籍排序,介绍了36位摄影师的都市摄影作品,布列松、卡帕等摄影史上的大师都在其中。 2、作者顾铮老师文笔优美,介绍摄影师及其作品的过程中生平叙述与评论、个人感受的抒发交织在一起,算是传记类的写法,读起来流畅有趣。 3、全书最后几位中国当代摄影师的选择怕...
评分渐渐喜欢拍东西 别人的自己的 美好的 丑的 统统拍下 因为怕忘记 因为发现自己的记忆力好像越来越差了 很多东西就突然记不得了 读到一句话 人到生命的某一刻,他认识的人死去的会多过活着的 就停在那一行 哭了
评分短文还是比较易过目的。可是过目之后当我想再找回书中的某一句时,却又花半天时间重新翻了大半本《城市表情》。 找的原文是这样:“在他,摄影家的任务是开放自己,容纳眼前的一切,当摄影家的自我消失时,都市这另一个自我会倏然出现。” 这是顾铮以都市摄影的角度去解读布...
评分终于有中文版了,这本书我觉得不太好译,从1968年写起,里面有很多人都不认识,而且译者不是球迷的话也不能体味里面的心情!买本看看怎么样。
评分也可以说这本书是各摄影家的生平自传,通过对摄影家的描写,呈现出摄影家镜头下的城市不同面貌。这些照片中,流露出的,是这个城市本身的性格和面貌?还是摄影家自己的性格和面貌?这些摄影家所留给大家的,是这个城市的真实记录?还是自己的人生?
城市表情(增补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