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内容简介为:德川幕府禁教时代。长崎海边村庄。葡萄牙耶稣会教士洛特里哥偷渡日本,暗查恩师因遭受“穴吊”而弃教一事。在传教与寻访的艰难过程中,洛特里哥经历了信仰与反叛、圣洁与背德、强权与卑微、受难与恐惧、坚贞与隐忍、挣扎与超脱等连绵冲突,最终在查明老师“叛教”真相的一刻,获得了对信仰的诠释与体验,向无边苍穹敞开了心扉……
远藤周作(1923-1996)日本著名作家,日本信仰文学的先驱。作品中渗透着关于生命、人生、社会、文化、历史的浓厚思考和沉重追问,在日本现当代文学史上有着承前启后的枢纽地位,代表了日本20世纪文学的最高水平。
出生于东京一个天主教家庭,10岁时接受洗礼,深受天主教思想的影响。1954年,处女作《到雅典》初试啼声,正式登上日本文坛;次年,短篇小说《白人》荣获芥川文学奖;1958年,长篇小说《海和毒药》荣获新潮文学奖和每日出版文化奖……1993年,一生的压轴之作《深河》出版,次年获每日艺术奖。1995年,因一生巨大的文化影响被授予日本文化勋章,次年病逝于东京。临终之前特嘱亲人,死后将《沉默》《深河》两书放入灵柩之内,自己将与两书永生相陪。《沉默》代表了作家创作最高水平,巨著于1966年隆重出版,次年即荣获谷崎润一郎奖。此后,随着陆续翻被译成十数种文字传至欧美越来越多的地方,受到全球专家、读者和媒体的如潮好评,被誉为“代表日本20世纪文学的高峰”。
作为代表作,《沉默》深刻探讨了东西方文化差异,受到读者与媒体的至高评价,诚如英国作家格雷厄姆·格林评价:“堪称战后日本文学代表作。”作品曾被搬上银幕,大获好评。2009年,国际著名导演马丁·斯科塞斯重新改编,隆重拍摄,一时世人期待。
读书笔记 远藤周作《沉默》 2011年2月15日 如果,敌人绑住你,逼你叛教。你只求速死,但不能够。敌人就要你叛教的一个声明,要你往圣像上吐一口吐沫,践踏一排脚印。你若坚贞不屈,敌人就把好多好多无辜的人,一个一个的,侮辱和折磨致死。就让你看着,就让你看着,他们的死亡...
评分写在前面:一直不敢给此书写书评,倒是这次春节因为疫情蔓延,无暇走亲访友,只能闭门读书,于是再读相关文献,捋清个别问题,觉得似乎可以稍微写上几句。 鉴于《沉默》的宗教题材以及作者远藤周作的天主教徒身份,针对小说展开争议最多的,往往是作者的神学思想,即其所写的这...
评分一 引子 这本《沉默》断断续续读了很久,所幸终于读到了最后。 小说明显分成两部分,字面的部分和情感的部分,或者说是事件的部分与思想的部分。每个小说或多或少都存在这样两个层面,可是本书独特之处在于它的情感和思想部分是被放置在宗教里的。这样,宗教情感缺...
评分翻译质检书:林永福(台)译《沉默》 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89404387/ 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90164826/ 总共63个问题。 以上所指出的问题,从“信、达、雅”的标准来说,仅仅是“信”层面上的。那么,在“达”和“雅”方面又是怎样的?老实说,也...
评分信仰一旦因社会压力而成为生活的出口,很难讲信徒的殉教是坚守信仰的表现,还是放弃生活的表现。主一旦被赋予具有解救信徒于水火的能力,在日本的沼泽里,司祭面临的选择是服务主而放任生命在折磨中消失,还是背弃主却实实在在救了人命。绝对的相信太容易带来疑惑,井上大人和费雷拉神父关于日本沼泽,丑女的情感,石女的比喻相当贴切、深刻。
评分4.14-4.19 “纵使那个人是沉默着,到今天为止,我的人生本身就在诉说着那个人” // 最早了解基督教的时候我有一些相似的疑惑 现在可能有点清晰了 震撼 但对我说好像总是差那么一步
评分人类是如此悲哀,大海却异常蔚蓝。
评分人类是如此悲哀,大海却异常蔚蓝。
评分胜过格雷厄姆格林的宗教艺术高峰。读罢有污浊哀苦之感如海沉坠胸中。外星生物一定会对无可救药的地球人感到诧异:本意倡导普世之爱的组织为什么会畸变成残忍地折磨他人、使人痛苦的东西?我本来以为自己不会被宗教性的核心戳中,但远藤周作剖给我看的是我长久以来不愿直视的自己的懦弱卑怯无能。习惯于爱美丽东西的人,时间久了还能爱丑陋、腐败的东西吗?忠诚明明是愚昧的,为什么它被打碎的时候人们还是痛苦难忍?“踏下去吧,踏下去没关系,我就是为了要让你们践踏而存在的。”承认自己比所有人都卑贱,比所有人都廉价。基督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