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以俄方的视角对上世纪九十年代前俄中军事技术交流合作的内幕进行剖析,并深入论述苏—27飞机的引进给中国空军发展带来的影响。
肖云(笔名pupu):1974.2出生,中国惯性技术协会会员,《海陆空天关性世界》主任编辑。十余年来密切关注中俄军事技术合作,对于俄罗斯的政治军事和科技,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
内容如果属实的话,那是比较有阅读价值的,披露了比较多的内容信息毕竟。 主要的问题出在作者写作的文法上,整部书贯穿始终的线索不明显,被过多的内容分割的很零碎,读起来很费劲。
评分 评分编译者在翻译这本书的时候,夹杂了大量私货,让人疑惑这本书的原始本尊到底是讲什么东西的,封面上画着大大的苏27,实际上我也是指望着看这本书能够了解一些苏27以及共青城的相关历史。但是书里的内容却完全是另外两个主题。 当然,不管怎样,这本书从政治和军事技术两方面审...
评分不了解历史就不知道为什么会有现在,要充分发挥手中装备的效能,就要了解其背后的装备史和技术史。我们经常说老毛子的东西就是如何如何,却甚少去了解它们为什么是这样的。一个复杂工程问题,绝不仅仅是技术层面上的复杂,尖端装备的研制,都是立足于国家地缘政治环境、战略需...
评分那段历史简单而复杂。 从毛爷爷在北戴河一边游泳一边拒绝了赫鲁晓夫在旅顺建长波电台开始,到156工程撤回专家,中苏彻底中断,并在报纸上互相辩论。 并在苏联入侵阿富汗和自卫反击战达到顶峰。 最终,苏联覆灭,两国重新试探接触。 代表,正是共青城起飞的苏27战机。 信手拈来...
文字充满感情。中国内部内容太多了,简直像作者和译者合写的一样~
评分pupu
评分题材和内容很好,但是品质太粗糙了,很多错别字,很多病句,内容拼凑衔接的也很乱。
评分超大er围观pupu。史料可贵,线索较乱。顺便,网上流传的电子版居然是从维普和CNKI里弄的。
评分题材和内容很好,但是品质太粗糙了,很多错别字,很多病句,内容拼凑衔接的也很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