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西里·格罗斯曼 Васи́лий Гро́ссман (1905 - 1964),苏俄记者、作家。1905年生于乌克兰别尔基切夫,早年毕业于莫斯科大学数学物理系,当过化学工程师,1930年代投身写作行列,得到高尔基、巴别尔等文坛大家赏识,入选苏联国家作协。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作为《红星报》战 地记者随军四年,大量报道莫斯科、库斯克、斯大林格勒和柏林等地前线战况,是揭露纳粹德国死亡集中营真相的第一人。战后发表小说《人民是不朽的》《为了正义的事业》等。1960年完成长篇小说《生活与命运》,手稿被苏联当局抄没并禁止出版。1964年格罗斯曼因癌症病逝。1974 年,在安德烈·萨哈罗夫、弗拉基米尔·沃伊诺维奇等人帮助下,手稿被拍摄在缩微胶卷上偷运出苏联。1980 年代初,《生活与命运》在欧美各国相继问世,1988年在苏联出版。
译者 力冈 (1926 - 1997),俄苏文学翻译家,1953年毕业于哈尔滨外国语专门学校俄语专业,后任教于安徽师范大学,翻译了《静静的顿河》《安娜·卡列尼娜》等近七百万字俄苏文学作品。
在苏联时期有两本书是作者活着时没有发表或者不能发表,而在作者死后发表却轰动了世界,一本是布尔加科夫的《大师与玛格丽特》,另一本就是瓦西里•格罗斯曼的《生活与命运》。 苏联文学批评家什克洛夫斯基说,我们已经置身于这场最伟大的战争,而不去描写它,那简直是不可能...
评分这部小说有两个版本:力冈版的《生活与命运》和严永兴版的《生存与命运》。哪个版本更好呢? 我两个版本都买了,都看了一遍,我的结论是: 如果可以,两个版本建议都买。严版用词准确、语句通顺、逻辑清晰,能让人快速搞清楚作者想表达什么,领略到作品的思想;而...
评分《生活与命运》新版序 文|梁文道 1961年2月14日上午11点40分,克格勃(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派人闯入瓦西里·格罗斯曼的住宅,搜查一份书稿。结果他们不只带走了那本书的打字稿,还没收了和它相关的草稿和笔记,甚至就连打出这本书的打字机与碳纸都不放过,行动规格形同逮捕一...
评分理想国版《生活与命运》中梁文道的新序、力冈的译序和罗伯特钱德勒的导读,都已经对这本书谈得足够多足够好了。读完这本书后的几天,觉得真要写下点什么,大概就是横亘在心无处释放的叹息了。 这本书全景式地展现了斯大林格勒战役时期前线与大后方的普通人的生活。几十年前的事...
评分这是一本复杂的书,想要快速读懂它并不容易,因为: 1. 人物众多。据说描写超过160个人(梁文道语) 2. 场景恢宏。涉及到斯大林格勒战役的前线、后方、德国集中营等多个场景。 3. 篇幅大。严永兴版913页,力冈版有894页,都是掷地有声的砖头书。 所以呢,得抓重点,才能快速读...
重读
评分重读
评分93版的翻译还是略胜一筹
评分梁文道推荐之作,而今方知,实在惭愧。
评分20年前在上海买的,感觉没有力冈译的好,可能是因为先看的力冈译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